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2年末全国消费信贷余额已达10.27万亿元

2013年07月25日 08:4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日前,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野村综合研究所联合课题组在京发布了其研究成果《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日韩消费金融市场比较研究》。该研究显示,截止2012年末,全国消费信贷余额已达到10 .27万亿元,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约为7 .8万亿元,占全部消费信贷余额约为76.3%。

    研究显示,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消费金融经历了飞速发展。截止2012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所统计的全国消费信贷余额已达到10 .27万亿元,比1997年末增长了600倍左右,消费信贷 占 金 融 机 构 信 贷 余 额 比 例 达 到16.42%,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了绝对的比重。截止2012年底,中国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约为7 .8万亿 元 , 占 全 部 消 费 信 贷 余 额 约 为76.3%;信用卡贷款余额约为1.14万亿,占消费信贷余额的11.1%;汽车卡贷款余额(含汽车消费金融公司贷款)约为1500亿元,占比约为1.5%;其他各类消费信贷占比约为10%。

    课题组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消费在总需求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而消费金融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包括四方面动力:

    第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消费金融提供了经济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有望保持超过7%的较高的经济增速,人均G D P将进一步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G D P水平对消费金融发展必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第二,城镇化进程加速,消费金融的地区结构将发生改变。城镇化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个人收入,并增加对耐用消费品、住房和汽车的需求。新兴的城镇将成为支撑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消费金融过度集中于沿海及少数经济发达省市的格局将改变,消费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将有所缩小。

    第三,新一代人消费观念的转变。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开始组建自己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与其前辈以及多子女家庭的孩子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为消费金融的发展和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第四,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金融的市场环境更加规范。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经历了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未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和健全,将会出现类似发达国家的征信公司一样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为开展消费金融的金融机构提供准确、可靠、成本低廉的个人信用信息,消费金融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将减少,居民的诚信意识将大幅提高。

    尼尔森报告:二季度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提振

    全球知名调查公司尼尔森23日发布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0点,较上季度上升2点,与去年同比上升4点。其中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提振。

    尼尔森调查显示,与农村地区和其他各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消费者对就业预期的乐观程度依然保持上升态势,由58点上升至63点;个人经济状况的乐观程度由74点上升至77点。这两个利好因素也使得一线城市受访者的消费意愿由54点上升至61点。

    “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为强劲的上扬部分得益于今年上半年及二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对个人经济状况持有的乐观态度,使得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上升。”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严旋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同比名义增长9.1%。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城乡家庭收入继续稳定的增加,我们相信,站在中国经济增长最前沿的一线城市消费者信心的增长,特别是其强烈的消费意愿将对未来全国整体消费信心的增长起到正面拉动效应。”严旋表示。“总之,基于中国消费者共同的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消费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中国城市化加速的进程中,高端产品的升级,以及像汽车这样的大件消费品依然拥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严旋补充道。

    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及消费意愿调查从2005年开始至今,监测5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9,000名消费者,关注他们的消费者信心状况、关注热点,以及消费意愿。    (金灿)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