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央行利改新政 6月银行间流动性危机是导火索

2013年07月25日 20:30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距离上周五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已经过去了快整整一星期。在新政出台后,许多学者认为这将利空银行股,而真实的情况却是二级市场银行股整体呈现涨跌中性的局面。

  本周的四个交易日,银行股总体表现为“两天涨,两天跌”。可以说利改新政的出台,在短期内对银行股的影响还是偏中性的。截至今日收盘,银行板块的16家上市公司总体微跌0.19%。

  24日晚上,浙大校友会举办的“金融业校友交流会”,邀请了广发银行杭州分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陆成渊作为嘉宾,就“利率新政的解读及预测”的主题对央行的利改新政做了独家解读。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早已开始

  利改或降低大企业财务成本

  上周五晚,央行宣布从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对于这次利改对企业的影响,陆成渊直言“政策出台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给国有大企业解困,利改将更有利于大企业降低财务成本”。

  陆成渊表示,能轻松从银行贷到款的企业多为大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优质大客户,信誉风险低。“相对中小企业,这些谈判地位高、议价能力强的大企业更具有优势。这些大企业可以待价而沽,可以说到哪儿都能贷款,可供选择的银行面会更广。”

  陆成渊表示,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其实早已开始,而不是以上周五央行的这次利改为起点。

  他拿出了“四个10万亿”的数据,即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余额、票据市场的余额、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和大额协议存款数额,称在这四个金融市场领域的利率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市场化。

  “在中国的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市场,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不受任何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同样,票据市场的贴现利率,不管是直贴利率还是转贴利率,也都实现了市场化。而在理财产品和大额协议存款市场,利率市场化现象也非常明显。”陆成渊解释道。

  陆成渊认为,中国利率市场的30%已被市场化,而剩余的70%没有市场化。“这四个10万亿的融资总额,刚好占了全社会融资总额的30%。而这30%的部分,正是已经市场化的部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步子早就迈出。”

  利改将重挫影子银行体系

  涉及代持养券和虚假贸易

  作为在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体系,影子银行能在表外和表内业务之间做资金腾挪,将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是困扰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大难题,而银监会希望一些有影子银行趋势的信托公司摒弃准银行业务,转向以投资为主的资产管理之路。

  利改之前,国际社会也经常指责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利率管制滋生了“影子银行”。这次央行放开了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在利率市场化道路上更进了一步,有外媒评价这是习近平政府在金融领域的首次重大改革,彰显了改革姿态。多位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再提速,商业银行定价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储贷形式更为灵活,这将会削弱影子银行在部分信贷领域作为融资中介的比较优势。

  陆成渊也很赞同“这次利改将有效打击影子银行”的观点,他表示中央政府打击影子银行是双管齐下,分别是打击债券市场的代持养券和国际贸易中的虚假贸易行为。

  陆成渊提及的债券市场“代持养券”行为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词汇,是指把债券过户给第三方账户,再与对方私下约定时间与价格进行回购,是将合规的债券交易“表外化”进行杠杆放大。在此过程中,原债券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债券损益也迁移至表外。

  陆成渊表示,许多代持是通过与丙类账户交易完成。据了解,丙类账户不能通过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交易,必须通过结算代理人来交易,而丙类账户通常涉及非法利益输送和内幕交易。

  “今年5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对影子银行,尤其是代持养券行为作了严厉的查处,其中涉及了许多银行同业部门、固定收益部门的债券基金经理。”陆成渊直言代持养券“水太深”,游戏规则太复杂,获得的灰色收入也很多。“一个中型证券公司的固定收益部经理,养券一年所获得的灰色收入甚至能在3000万以上。”

  金融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影子银行的另一重头是虚假贸易,通常的手段是“内保外贷”。陆成渊解释,虚假贸易签订的是虚假购销合同,制造虚假发票、货运单据来谋取不法利益,通过银行或者其他渠道将资金汇入国内。

  “虚假贸易涉及的货币资金只在金融机构间流转,而不进入实体经济,这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伤害很大。”陆成渊说道。

  银行间流动性危机成利改导火索

  银行同业业务去核化将开始

  “熟悉金融市场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6月下旬发生的银行间流动性危机,那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件。”陆成渊谈到。

  6月13日,光大银行一款涉及数十亿元资金非标理财产品出现违约,导致其他两家股份制银行近千亿元同业拆借业务出现重大问题,其中一家选择违约,这直接导致公开市场上大幅提高吸收资金的价格,各银行资金都开始极度紧张。

  事件直接引发了一场银行间流动性危机,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程度超过2008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也飙升578.40个基点,至13.4440%;7天期利率上涨292.90个基点,至11.004%,均创了历史新高,上交所隔夜利率盘中甚至冲高至24%。

  陆成渊表示,这场银行间流动性危机成了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直接导火索。这场危机中,银行同业业务难辞其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数据显示,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已达15.13%。同业业务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贷款规模限制,规避利率管制,导致监管指标失真,一些同业资金在体内循环,弱化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有学者表示,同业业务疯狂的时代即将结束,同业业务的去核化即将开始。银监会主席尚福表示,银监会正在研究有关同业业务的规范性文件。

  浙商网 (记者 余爱华 实习记者 来佳炳)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