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QDII2来了,国内银行做好准备了吗?

2013年08月08日 13:30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头条评论

  日前,央行已将广州、深圳作为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业务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待批。目前我国个人投资境外资产的渠道十分狭窄,仅有购买QDII产品和赴港投资两种方式,且都有其缺陷,受制于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水平,或存在诸多空间与政策上的不便利。

  QDII2的推出将拓宽个人境外投资途径,是我国金融改革又一重大举措,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带来深远影响,譬如,分流部分银行系QDII产品客户,抑制国内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张,并对银行外汇头寸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其金融创新带来新机遇。这些,国内银行做好准备了吗?

  QDII2的推出将拓宽个人境外投资途径,是我国金融改革又一重大举措,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带来深远影响。当前银行业应提前谋划,拿出应对之策。

  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个人投资境外资产的渠道十分狭窄,主要只有购买QDII产品和赴港投资两种方式。

  QDII产品分为基金系QDII产品和银行系QDII产品。基金系QDII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门槛低、较为便捷,大多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在国内主要基金销售平台上均有销售,单笔认购金额仅为1000元。银行系QDII往往收益率相对较高,但产品结构较为复杂,投资门槛相对较高。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银行系QDII产品主要分为对接海外基金和挂钩海外金融工具两种。选择该类产品的投资者往往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将自身投资需求与产品属性进行较好的匹配。

  而赴港投资方式分为投资私募海外基金和在香港开户买海外基金。这部分私募基金在海外发行的对冲基金主要以中国概念股作为主要投资标的,投资主方向偏重香港市场。香港市场有许多主要业务在内地、内地投资者十分熟悉的优秀公司,这有助于内地投资者更好地了解投资目标公司,但是,海外中国概念股与A股的高度关联性不利于投资者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在香港开户买海外基金的投资方式选择面较广,投资者可以自行前往香港的银行开立账户进行购买,也可以通过香港当地的基金公司及代销机构进行购买。

  不过,上述两种个人境外投资方式都有其缺陷。QDII产品受制于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水平,今年上半年68支QDII基金平均跌幅达5.57%;赴港投资则存在诸多空间与政策上的不便利。

  QDII2将综合借鉴基金系QDII产品便捷性和银行系QDII产品丰富性的优势,个人客户无需亲赴香港即可在境内完成投资交易,这从更大程度上吸引高净值客户将资金在大中华区域甚至全球市场进行配置,而这将对国内商业银行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具体来看,将分流部分银行系QDII产品的客户,不再购买这种国内银行的制式化的QDII产品;投资渠道的拓宽将分流部分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一定程度上将抑制国内银行业表外业务的扩张;与此同时,也将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带来机遇,因为鉴于目前绝大多数内地银行客户缺乏海外投资的经验与知识,就为国内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帮助内地个人客户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外汇头寸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内地个人客户投资海外金融资产需要向银行兑换外币,商业银行无论是为了满足客户的外汇兑换需求还是为内地个人客户走出去提供相关服务,都需要制定新的外汇头寸管理方案,保持合理的外汇资产流动性。

  针对以上这些方面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应在QDII2试点正式启动前或未在全国铺开前做好应对准备,抢占先机。

  第一,研发相关产品是必不可少的。QDII2初期拟对高净值客户开放,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该部分客户对于资金收益及风险的偏好,从结算、咨询、代客投资、境内外业务联动等方面研发相关产品,注重产品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抢占业务发展的先机。

  第二,做好QDII2背景下的负债业务管理。QDII2拓宽了个人客户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意味着国内商业银行一部分存款及理财资金将流失到境外。国内商业银行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从负债定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高对资金吸引力。同时,在存贷比、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做好资金流失的预案。

  第三,做好QDII2背景下的外汇头寸调剂及其风险管理。重视QDII2背景下外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预估外汇资金出入的期限及规模,加大本外币衍生产品的创新。做好QDII2条件下的新兴跨境业务风险管理,防范境外金融风险波及自身。

  彭路(金融研究人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