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信贷重点输血基建项目 信贷投放不会过度宽松

2013年08月19日 11:4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稳增长”重新成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第一重点,加大投资将成为下半年拉动经济的最大“拉手”,新一轮投资已然“箭在弦上”。

  专家和银行业人士表示,预计交通、水利、棚户区改造等与民生、城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银行信贷投放重点。但本轮投资不会“重蹈”4万亿覆辙,银行信贷投放会在理性、审慎的前提下,下半年银行信贷投放并不会过度宽松,预计2013全年新增信贷仍在8.5万亿—9万亿。

  各地基建投资“井喷”

  “稳增长成为各级政府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中央层面也认可了投资这把‘撒手锏’。”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如是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江苏、安徽、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多个省市或下发文件,或进行部署,或召开相关会议,要求各地加快“十二五”规划铁路、公路、机场的建设,做好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衔接,并做好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储备,以便促进投资的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各地已“出炉”的投资就超过5000亿元。而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各地方政府就已陆续出台了最近几年的投资规划,全国各省、市、区可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已超过20万亿元。

  一位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也证实,今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都加大了对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投放。一方面是来自地方政府的需求和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实体经济等领域的有效信贷需求的确不足。

  “银行信贷投资是有规划和节奏的,我们必须把钱投放出去,而且基建项目贷款的质量相对有保障。”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6月末,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6.6%,较上月末回升0.3个百分点。

  交通水利或成信贷重点

  新一轮投资“箭在弦上”,而在投资重点上,从中央到地方的态度却前所未有地一致。新一轮投资重点突出,主要包括:“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棚户区改造、市政配套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

  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谈及银行信贷“用好增量”时强调,未来将重点支持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等。

  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多数商业银行都已经为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留足了资金”,预计未来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相关信贷投放料“井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合理的投资增速是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关键因素,下半年银行信贷应投向公路、水利、棚户区改造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不会“重蹈”4万亿覆辙

  对于新一轮投资会否如此前的“4万亿”一样引发盲目投资、催生泡沫等方面担忧,不少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均认为,“本轮投资不同以往,商业银行也理智得多,信贷投放也会趋于理性,不会重蹈‘4万亿’覆辙。”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都坦言,目前商业银行对融资平台贷款仍非常谨慎,相关的信贷投放已从此前的粗放型贷款转向精细化管理。“经过此前4万亿的教训,银行不敢再随便投放信贷,需要做严格评估再决定是否支持。”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表示,“经济增速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就不可能缺少投资的拉动。”目前商业银行并未出现大规模放松信贷支持基建项目的迹象。

  连平也预计,2013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将保持基本平稳,对信贷增长构成一定程度支撑,银行总体信贷环境不会明显宽松。总体来看,预计2013全年新增贷款8.5万亿—9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5%—14.3%。连平建议,在支持民生、城镇化等建设时,还应该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 陈莹莹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