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货市场逐步国际化 未来将继续完善品种体系

2013年08月21日 10:23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我国期货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期。农产品期货、螺纹钢期货、黄金期货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给期货价格上扬带来了动力。未来,期货市场将继续完善品种体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来到大连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内,看到玉米、豆油、焦炭等多个品种期货交易十分频繁。如今,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繁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关注点放到了期货市场。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至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法制环境初步形成,监管体系初步完善,品种体系正在丰富,投资者正在逐步成熟,期交所的治理结构体系初见成效,期货公司的实力逐步提高,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开始显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也在延伸。

  期货市场发生变革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期货市场正在发生重要的变革。首先,期货市场将由过去以商品期货为主,转变到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并存,并最终形成以金融期货为主的衍生品市场;其次,期货经营机构将从单一的经纪服务转向含资产管理、现货贸易等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多元化综合经营业务的金融机构;第三,期货市场的创新动力开始由过去的政府主导,逐渐转变为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成为创新主体;第四,期货市场的主体,即投资者结构开始由过去的散户为主逐步转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第五,国内期货交易所正在从会员制向公司制和股份制转变;第六,期货市场由相对封闭开始转向对外开放,其趋势是期货市场的开放程度将会越来越高;第七,期货交易所上市品种的步伐由慢变快。以前,交易所上市新品种需经过国务院审批,现在新品种上市的步伐越来越快。目前各家交易所都是抢着上品种,以后也不排除交易所之间互挂合约。

  中粮集团大宗商品风险管理部总监费忠海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复杂多变,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流动性过剩传导到国内实体经济,给中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风险,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期货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机遇多于挑战。

  期货市场发展存机遇

  未来,我国期货市场该如何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期货法》应该顺利出台。在新形势下,一些深层次机制性的问题可以通过《期货法》予以解决,一些基本的概念,可以在期货法中进一步明确。有了《期货法》,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可以依据实体经济的需求作出安排,期货交易中的禁止性行为也可以得到界定和规范,即便是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需要《期货法》作出前瞻性的安排。《期货法》出台后,可改变大金融范畴里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和证券投资基金均有大法可依而唯独期货行业无期货大法的局面。

  另一方面,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充分竞争机制。对交易所而言,品种的创新和工具的创新要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上市品种在十年后,应该接近或达到100个,这是依据实体经济的需要,在金属、能源、化工和农产品相关的产业链上推出市场所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和大宗商品指数期货。

  完成国内交易所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期货市场来说,“国际化”是期货业发展的“内核”之一。纵观全球,衍生品市场生命力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其冲破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束缚,在全球范围普及、成长和提升。由于衍生品更多地具有“工具性”,它对于管理各种风险的独到功能终究无法代替,自然要求与现实经济的资本市场配合与呼应。与此同时,全球数以万计的投资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需求,逐渐选择了跨越政治框架和制度模式的方法,以求通过全球资本的重新配置来对冲掉相应的风险。

  具体到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全球化传导效应正在发酵。与美国相比,衍生品市场的“洼地效应”更加明显,即从低于发达国家衍生品市场的水平快速上升效应更加突出。如果说,资本与衍生品市场在全球会随着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将必然更加广阔。刘叶琳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