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冲击 被指应直面挑战

2013年09月04日 14:21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支付宝公司联手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一经面世用户和资金规模即呈高速增长之势,引起了市场强烈反响。第三方机构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开始切入银行理财市场。经历多年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核心业务开始融合,互联网金融开始酝酿由量变到质变,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面临全面挑战。

  传统业务受到冲击

  支付业务面临严峻挑战。支付业务这一银行传统优势领域正面临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严峻挑战。第三方支付公司具有灵活的创新机制和快速的响应能力,除了在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外,还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支付宝、快钱、易宝等为企业客户提供跨行收付款、多层级交易自动分账和一对多批量付款等各种资金结算产品。此外,第三方支付公司还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广电网络等渠道推出便捷的电子支付服务,如转账、缴费、购票等,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以支付宝为例,目前其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已经达到所有银行网银支付交易笔数的两倍。快捷支付之所以大获成功,原因就在于它通过产品创新,成功解决了互联网支付环节中用户体验差、支付成功率低的问题。

  网络融资对传统信贷业务形成冲击。网络融资通过互联网数据挖掘创新征信手段,大大降低了服务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业务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实现资本低消耗、资金高回报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这片蓝海已不再平静。一是阿里巴巴创造了“小贷+平台”的融资模式,为淘宝和天猫上的商户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业务。迄今,阿里金融放贷资金累计已经超过300亿元,为13万户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二是“人人贷”模式发展迅速,自2006年国内第一家人人贷公司宜信成立伊始,我国已有超过100家“人人贷”平台,许多平台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0%。

  网络理财不断分流银行存款。基于对网络理财前景的看好,不仅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各路投资方都在进军这一市场,网络理财领域创新活跃,并不断分流银行存款。一是基金销售支付,目前已有支付宝、财付通等多家公司获得基金销售支付牌照。汇付天下旗下的基金支付平台“天天盈”用户突破百万,直销46家公司的700多只基金产品,覆盖基金品种八成以上。二是网络财产保险,2013年2月,保监会正式批复由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平安等共同发起筹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众安在线除依托互联网开展保险销售,还将专注于提供互联网领域财产保险的整体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应直面挑战

  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兴起,将引发银行业服务方式、价值链条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应做好如下准备。

  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有危机意识,要改变目前相对迟钝、相对零散的应对状况,把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实施,以理性和开放的姿态,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拥抱互联网变革浪潮。

  处理好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竞合关系。第三方支付的崛起,打破了银行垄断全社会支付市场的格局。对此,商业银行必须理性地面对,在竞争中把握先机。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在支付领域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它蚕食的是支付清算市场的前端,而所有账户和清算仍然在银行。银行任何消极对待甚至抵制都无法改变被蚕食的格局。因此在这个竞合关系中,除通过提升支付能力巩固自身支付市场外,应更多地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

  加大自身产品创新力度。一是做强做简网络支付。按照“便捷、安全、融合”的原则,创新多账户、多载体、多渠道、多模式的支付应用,让客户享受随时、随地、随心的支付体验。二是做深做细网络融资。以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消费贷款、循环贷款、质押贷款等适合线上运作的信贷产品为重点,积极推动融资产品、流程、机制创新,面向中小企业、小微网商和个人客户推出在线、自助式的融资服务。加强与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经销商、零售商等第三方机构的联盟合作,实现批量化线上网络商户贷款、小额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分期等业务。三是做广做精网络理财。加强与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合作,在电子渠道全面加载理财、债券、外汇、基金、保险、私募股权投资、贵金属和私人银行等产品线,打造线上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并不断完善产品信息检索、理财规划咨询、理财方案定制、产品售后转让等在线增值服务。(作者李永刚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产品研发部)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