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险产品根据家庭收入来选最简单

2013年09月04日 16:08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参与互动(0)

  目前,我国人身保险产品种类已达几千个。根据保险责任的不同,这些产品可分为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三大类。其中,人寿保险是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的产品,是人身保险的主要产品类别,以被保险人的死亡或生存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又分为死亡保险、生存保险、生死两全保险等传统型人寿保险。同时,在传统寿险的基础上,针对特定人群,人寿保险还可以分为少儿保险、女性保险等不同类别。近些年来,为了解决传统寿险产品“重保障,低收益”的特点,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推出了不少创新型人寿保险产品,例如分红保险和万能保险等。

  随着人们对于保险真谛的认识越来越多,购买保险的意愿也渐渐增强。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保险产品,怎样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困惑。其实,最简单的购买原则就是根据自身或家庭收入的高低来选择。

  1.超高收入者/家庭

  超高收入,主要指年收入在平均工资几十倍以上,甚至数百倍以上的收入。超高收入者通常是知名人士、高级管理人员、中小型以上的私营企业主等。这些群体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都很强,保险对于他们来说是锦上添花,比如可以为自己或家庭更添一份保障。超高收入者虽然拥有大量个人财富,但其中很多人作息不规律,超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健康严重透支,因此,可以考虑购买足够的健康保险。同时,还可以通过购买储蓄投资性强的储蓄投资型保险,来分散个人投资的风险,增加自己的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

  2.中高收入者/家庭

  中高收入者通常是企业的骨干、高级知识分子、外资合资企业的职员等。从保险角度讲,中高收入者可以购买各种保障型保险;从养老角度讲,中高收入者可以购买各种养老保险;从储蓄投资角度讲,中高收入者也可以购买各种储蓄投资型保险。总之,各种各样的保险,中高收入者都可以考虑购买。但是,对中高收入者而言,一定要重点考虑如何协调安排各种保险,避免出现重复购买保险的情况。

  3.一般收入者/家庭

  一般收入,主要指年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左右的收入,主要为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类群体的生活通常不成问题,但手头也不会很宽裕。一般收入者所在单位通常能提供各种保险,却也很有限,所以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对保险的需求应该最为迫切。由于其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购买保险的重点应放在保障型保险上,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风险发生后收入中断、负担增加的种种问题。在拥有了一定保障型保险后,一般收入者也可以考虑购买养老保险,好为将来的老年生活做好准备。此外,一般收入者还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储蓄投资型保险,通过保险强制储蓄。

  4.低收入者/家庭

  低收入,主要是指年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下,或仅能维持日常生活的收入状况。低收入者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之弱,尤其需要保险。但由于收入低,他们往往更需要解决眼前的日常生活问题,保险只能放在其次考虑。如果需要购买保险,可以选择的保险产品范围很小,最应该选择购买的是短期保障型保险产品。一来因为保险期限短,除有些保险受年龄因素影响价格非常高以外,多数情况下保险的价格都非常低,保险支出不会成为低收入者的负担,其次也因为有了保险,一旦风险发生,保险可以解燃眉之急。

  专家支招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人身保险产品,必须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工作条件、经济能力甚至生活习惯、投资偏好等特点。在投保之前,投保人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及家庭面临的风险状况、实际保险需求以及缴费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人身保险产品。例如,孩子真正的保护伞是父母,所以父母的保障应该比孩子更重要;年缴保费最好不要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否则可能会给家庭生活带来经济压力;购买保障型产品要趁早,因为年纪越小,保费越便宜。

  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价格往往也是投保人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应注意不同产品之间要具有可比性,即用来比较的产品在责任范围、保险金额、保险起见等方面要一致。此外,还应结合保险产品中的除外责任来比较。此外,选择一家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也非常重要。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