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期盼更多“阿里银行”

2013年09月13日 09:1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央行于9月6日召开会议听取了阿里巴巴集团关于筹建网络银行的设想汇报,一时间,关于“阿里银行”的信息“山雨欲来风满楼”,市场上的评论褒贬不一。

  据悉,拟成立的阿里网络银行注册资本为10亿元,提供小微金融服务,业务范围涉及存款、贷款、汇款等业务。与传统银行相比,阿里网络银行的最大区别是没有实体网点,没有总分支组织机构,并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

  有知情人士说,阿里网络银行申请的提出将是互联网金融一次试验,对此,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已经着手研究,对网络银行的设立持审慎性支持态度。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阿里巴巴集团是如何一步步从阿里诚信通会员的B2B到淘宝的C2C及天猫的B2C,以及支付宝的出现,逐步实现了从商品流到资金流,新近成立的“菜鸟物流”将进一步切入到物流,实现商业社会的全覆盖。作为一家商业机构,阿里集团在成功设立银行的可能性还非常小的情况,放一些没有伤害任何人的烟雾弹,虽有一丝狡诈的成分,但也不免是又一“暗度陈仓”的商业典范。

  从目前银行获取的利润与实体经济利润相比,确实可以称得上暴利:2012年民企500强利润总额不足五大行利润的65%,2013年的半年报继续呈现这一趋势;而银行的一些支行,其人均年利润高达300万、450万甚至更高,更是刺激了众多实体企业的神经。

  因此尽管很多银行从业者在不同的场合抱怨银行竞争激烈、风险大,但是高额利润不可避免地吸引着资金、人才的流动,民企希望成立银行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那么,既然利率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阿里集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公开成立银行的规划,是否也是包括国家相关监管层希望能通过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来进一步刺激相对保守的银行业。

  从阿里集团现状来看,其品牌已经达到与一些中小规模商业银行媲美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其互联网基因所带来的创新意识及银行业根本没有的快速反应能力。余额宝的推出仅仅是阿里金融小试牛刀,一下子为理财市场新增数百万客户,尽管其平均金额还较小,但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时代,一出手就震撼了银行界、基金界。

  而当阿里获得银行牌照之后,如其将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发薪账户与类似余额宝的理财功能结合,将直接快速地切入银行的传统存款领域;加之阿里小贷积累的快速、批量放款能力,在有了银行的吸储功能后,其发展空间及发展势头也不可小觑。

  假设阿里集团获得银行牌照之后,严格的监管、准备金的需求、实体网点的缺乏以及互联网上的信用如何切换到线下都是阿里将要面对的挑战。阿里银行也必将用活网商银行的“网络”二字,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来。

  当然,还包括不少银行界人士引以为豪的风控手段及能力,认为这是阿里短期内不可超越的。笔者倒认为银行在风控方面不会比阿里金融有太多的领先优势,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是能不能开发出真正靠谱的量化放贷和风控模型,主要是一方面阿里金融已经在其业务范围内有了一定的经验及人才储备;其次,阿里集团可以继续短期内招募一批包括银行风控人员在内的人才,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的方式来提升风控能力。

  阿里银行若能真正成立,更大的影响还是在于互联网对金融的冲击及改变,互联网金融将在之前的浅层次、小范围的冲击基础上,开始逐步渗透到金融的核心,将“狼来了”的故事逐渐从故事变成现实。

  期盼着以阿里银行为代表的银行的设立,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平衡金融业与实业利润分配,并切实有效服务中小微企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作者: -罗明雄

  (作者为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副总裁、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执行主任)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