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金管局总裁:港元完全没有被边缘化的迹象

2013年09月13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9月13日电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今日在金管局汇思专栏撰文谈及港元外汇交易量与港元边缘化时称,香港的人民币兑外币交易量在过去三年大幅增长,已占市场交易总额的17.8%,已相当接近港元兑外币交易的18.2%的份额。对于有评论单凭外汇市场交易量的变动而认为港元正被边缘化,陈德霖认为是不全面的见解,他认为,港元作为交易和支付货币完全没有被边缘化的迹象。

  数据显示,上周国际结算银行公布每三年一度的外汇与衍生工具市场成交额调查结果,其中香港的外汇交易及场外利率衍生工具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由2010年4月份的2560亿美元,增加18.2%至2013年4月份的302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汇交易方面,香港的人民币兑外币交易量在过去三年大幅增长,已占市场交易总额的17.8%,已相当接近港元兑外币交易的18.2%的份额。陈德霖认为,这现象主要反映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正迅速发展,带动了本地的人民币外汇交易。

  陈德霖表示留意到有评论认为这发展可能显示港元正被人民币边缘化,但其认为这担心背后忽略了一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

  陈德霖称其在2011年5月所发表的汇思文章,指出货币“边缘化”是指本地居民因种种原因对自己的货币失却信心,所以在当地的经济活动中,例如日常支付、发薪金、物业买卖等,弃本币而使用外币。因此陈德霖认为,若单凭外汇市场交易量的变动而认为港元正被边元化,是不全面的见解。

  陈德霖指出,香港本身是个小型经济体系,而港元虽然是自由流通货币,但港元在国际贸易或外汇市场的交投量是会与其经济体系规模是相应挂钩。因此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港元在外汇交易的增幅与自身实体经济的増长应大致同步。但在其他货币交易方面,则可以录得较快的发展。尤其在人民币与外币的交易,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过去几年发展迅速,所以人民币的外汇交易量和其占香港外汇交易总额的比例不断上升,是值得香港人引以为荣的,并不代表港元正在被边缘化。

  陈德霖还称,我们可以参考其他本土经济规模不大,但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例如在伦敦,英镑兑外币交易只占伦敦外汇交易总额14%,而在新加坡,新加坡元兑外币交易亦只占新加坡外汇交易总额的8.2%。其实除了港元,英镑和新加坡元各自在本地外汇市场的交易份额亦有所下跌,但我们不能就此断言这些货币正边缘化。

  陈德霖进一步指出,其实一只货币在本土是否被边缘化,主要是取决于当地居民对该货币的信心,即是他们是否愿意继续使用它作为交易和保值的工具。在这方面,香港市民对港元的信心是无庸置疑的。

  自2008年底以来,香港银行体系的人民币存款随着人民币业务的发展而大幅增长11倍,至今年七月底的6950亿人民币,约占整体存款的10%。但期内港元存款亦增加38%至41790亿港元,而其占银行整体存款的比率,仍一直维持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平均50%左右的水平,这反映港元存款并未因为人民币存款增长而出现流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银行体系的外币存款一直约占整体存款的一半,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如英国和新加坡的情况相若。

  陈德霖说,虽然在香港市场流通和使用人民币随着访港内地旅客增多而有所上升,但港元作为香港日常交易的货币,在过去十二年的需求有增无减。纵使现在电子转账和支付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港元现钞的流通量仍从2001年底的1,080亿港元,增长至2012年底的2,920亿港元,而其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期内亦从8%上升至14%,这充分证明港元作为交易和支付货币完全没有被边缘化的迹象。此外,我们注意到港元现钞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高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如英国和新加坡(分别约为4%和8%),这很大程度上反映港元外部需求强劲,我们估计这主要是由于香港和内地经济日益融合,内地居民对港元现钞有所需求。

  陈德霖最后指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参与者选择何种货币进行金融交易,完全由市场决定。为了便利多币种的金融交易,金管局在香港建立了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的实时支付系统。随着香港逐渐发展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预期在香港以人民币和其他外币进行的金融交易将会日趋活跃,但这并不代表港元正在被边缘化,大家不必过虑。最后,我想指出外汇交易只是众多金融活动中的其中一种,因此外汇市场交易量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整体竞争力和地位,大家在解读有关数据时应留意这点。(中新网金融频道)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