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理财产品试水“去存款化” 银行只收固定费用

2013年09月18日 14:3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近日,一种“去存款化”设计的银行理财产品悄然出现。这类产品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一个最为明显的不同是,其不设预期收益率,投资者的到期实际收益完全取决于投资标的情况,银行只收取固定费用。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日到期的此类理财产品,其收益率要高于同期限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这有助于该类产品获得市场认可。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模式转变是大势所趋。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上述类型产品得到推广,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渐告别要么沦为揽存工具,要么成为“影子银行业务”的现状,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

  实际收益超平均水平/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不同,招行和上海农商行的两款系列理财产品将投资收益让渡给投资者,银行只收取管理费用或少量浮动收益作为业绩报酬。

  招行发售的 “招银进宝之日益月鑫”系列产品就是典型的“去存款化”理财产品。以“招银进宝之日益月鑫21天理财计划”(产品代码:8903)为例,该理财计划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信用级别较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从2013年7月29日起,每个工作日都进行循环发售,未设立规模下限。

  据其产品说明书,在扣除托管费、投资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后,投资者可获得按照招行公布的理财计划到期年化收益率计算所得的理财收益。也就是说,该产品到期后银行只收取0.60%/年的投资管理费和0.10%/年的托管费,其投资收益完全让渡给投资者,没有最高预期收益与最低预期收益的规定,投资者完全自负盈亏。不过,招行未对外公布理财计划每日年化收益率。

  按照传统设计,除投资证券市场的部分产品外,大多数产品均设计有最高预期收益率,到期实际收益率高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将全部作为银行的管理报酬。

  与上述产品类似的还有上海农商行推出的“鑫意”理财福通人民币理财产品,同样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以 “鑫意”理财福通2013903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于9月4日成立,产品期限为365天,募集规模下限为0.5亿元,投资对象为上海农商银行委托中海信托有限公司设立的 “海洋之星46号单一资金信托计划”。该产品设计规定了预期年化收益率4.50%~5.40%,对于高于年化收益率5.40%的收益部分,客户能按80%的比例获取浮动收益。

  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上海农商行理财经理时,对方表示,“目前这种让投资者获取浮动收益的产品只有这一款,刚发售了几期。今年8月有一期已经到期,我们内部很多员工都有买这款产品。”

  此类“去存款化”理财产品实际收益如何?记者梳理了9月16日到期的“招银进宝日益月鑫”系列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其7天期、14天期、21天期、30天期产品的收益率分别为4.33%、4.43%、4.54%、4.63%。该系列产品收益率相当稳定,比此前到期的同期限产品收益率波动小。

  据普益财富统计,8月份发售的1个月以下期限类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72%,环比下降0.03个百分点;6个月至1年(含)期限类型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3%,环比上升0.2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招行发售的“招银进宝日益月鑫”产品收益率均高于同期平均水平。

  上海农商行发售的“鑫意”理财福通2012088期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代码A123088)也同样以5.8547%的实际年化收益率,高于同期限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水平。该产品到期公告显示,该产品固定费用合计1.39%,浮动业绩报酬0.0886%,实际年化收益率为5.8547%,高于5.40%的预期收益率。

  转向资管模式是大势所趋/

  对于银行推出此类 “去存款化”理财产品的原因,方瑞认为,“钱荒”的产生使得其与过往刚性兑付文化形成较大冲突,打破刚性兑付文化必须是银行将理财业务真正转向中间业务管理,这样银行不承担风险也不获得所谓的超额收益。

  方瑞预计,在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加快的背景下,传统的“类存款”理财产品将逐步被存款取代,理财产品向资产管理模式转变是大势所趋。

  一位业内人士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除了部分投资于证券市场之外,其余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银行的揽存工具,这类产品一般承诺保本,同时设定具有吸引力的预期收益率,一般到期都能实现。“这实际上是在存款利率管制状态下,市场化需求的一种扭曲的实现方式。”

  另一类是通过过桥等方式,绕开信贷监管,变相给部分企业提供融资,有很浓的“影子银行”色彩。

  该人士同时认为,类似招行和上海农商行上述理财产品的出现,说明银行已开始尝试摒弃变相揽存、放贷的传统模式,这应该是大势所趋。不过该人士提醒,这类产品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风险相对较高,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一般投资者接受,还有待观察。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