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债期货后劲可期 期待步入加温过程

2013年10月14日 11:24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作为中国内地首个场内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挂牌上市已经“满月”。在初步发挥市场功能的同时,交投显得相对清淡。

  慢热的国债期货,正期待步入加温的过程。

  期现货良好联动

  尘封18年后,国债期货于9月6日重启。上市首月,国债期货运行平稳。在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下,投资者参与也显得十分理性。

  9月6日上市首日,国债期货表现较为活跃,共计成交3.6635万手,成交金额345.67亿元。此后,国债期货成交有所下降,并未出现“炒新”和“爆炒”的情形。

  来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国债期货日均成交1.0221万手,日均成交逾96亿元;日均持仓4083手,日均持仓金额38.45亿元。挂牌的3个合约成交持仓主要集中于近月合约TF1312,成交量和持仓量占比分别为95.47%和92.54%,成交和持仓结构基本符合国际惯例。

  与此同时,国债期货价格表现出与现货良好的联动性,基差走势平稳。截至9月30日,TF1312合约最便宜可交割债券2013年第15期附息国债价格上涨0.06%。主力合约TF1312合约价格较挂盘基准价上涨0.31%,平均收盘基差为0.158元。

  业内人士援引海外市场数据分析说,2013年12月到期的美国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当月平均收盘基差为0.17元。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内地国债期货合约与现券价格的基差基本合理。

  市场功能初步显现

  作为2013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上市国债期货被认为在完善国债发行体制、促进债券现货市场活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及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上市首月来看,国债期货市场交易理性、定价有效,并开始初步显现市场功能。

  数据显示,作为TF1312合约最便宜可交割债券,13附息国债15的9月日均成交量达到21.5亿元,较8月大幅增长近五成。某大型商业银行研究员对此评价认为,这表明国债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流动性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能够较为真实合理地反映利率远期走势,国债期货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债发行招标的重要参考。9月11日,财政部续招标发行13附息国债15,其中标价格与国债期货价格之间的基差仅为0.07元。

  为了给国债期货交易提供公平的投资环境,财政部还主动调整了国债招标时间,自9月11日起将5、7年期记账式国债竞争性招标时间由原先的9时30分至10时30分调整为10时35分至11时35分,并在12时30分前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向全市场发布相关信息。

  这一改进措施保证了所有投资者都能在国债期货中午休市时间获得招标结果信息,从而杜绝了承销团成员利用国债招标信息优势在期货市场从事内幕交易的可能性。

  步入不断加温过程

  国债期货甫一亮相,就受到了投资机构的高度关注。中国国际、永安期货等期货公司纷纷推出专门针对国债期货的产品。部分公募基金公司也以专户申请交易编码的方式,尝鲜国债期货。

  然而,与三年前上市的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起步之初显然处于慢热状态。除了上市首日之外,国债期货日均成交量始终在低位徘徊。即使临近月末,流动性紧张预期的增强仍未能给这个市场带来想象之中的行情。

  国庆长假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国债期货成交再度创下新低。主力合约TF1312当日仅成交2399手,与同日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超过60万手的交易量相去甚远。

  在一些专家看来,刚刚满月的国债期货市场交投清淡,与当下尚不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密切相关。“由于目前相关准入规则并未明确,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未能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事实上,这些机构恰恰是国债最主要的持有者,对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最为迫切。”国金期货副总裁江明德说。

  另一方面,从上市首月的表现来看,国债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期现拟合度高于预期。这的确符合管理层“高标准、稳起步”的要求,但缺乏赚钱效应,也让期待从中捕捉到套利机会的机构略显失望。

  不过,在许多机构看来,暂时的遇冷并不足虑,国债期货后劲不可小觑。

  有消息称,相关部门正积极配合银监会,尽快发布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相关规则。保险机构入市也在协调之中。由于两大类机构持有70%以上的国债现货,一旦介入国债期货,无疑会对扩大市场规模、提升流动性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作为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步骤,继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之后,国债预发行试点于10月10日正式启动。由于试点阶段的国债预发行标的属于国债期货可交割券,短期来看,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国债期货交易的活跃度。

  而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显然会带来利率风险管理需求的持续旺盛。这意味着,眼下慢热的国债期货有望步入不断加温的过程。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