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资银行借CEPA政策向内地渗透

2013年10月14日 13:57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恒生中国在广东省内的第七家异地支行日前在汕头开业,成为继创兴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之后进驻汕头的第五家港资银行。

  证券时报记者就恒生中国的业务布局、利率市场化、小微金融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热点话题专访了恒生中国副行长、广东主管叶世荣。恒生中国将充分利用恒生在香港市场的经验和优势,在内地发展小微金融业务,同时把握人民币国际化契机,利用恒生在粤香港居民中的品牌效应,聚焦华南。

  CEPA创造便利

  证券时报记者:恒生中国此次为何选择在汕头新设异地支行?主要瞄准了当地哪些机遇?汕头当地商业银行系统已较为完善,作为港资银行,如何迅速融入当地金融市场?

  叶世荣:新设汕头支行很有必要。首先,汕头是著名侨乡,商业气息浓厚,很多人早年到港澳发展,诞生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并早已成为香港恒生银行的客户。恒生中国在他们的家乡设点,能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其次,粤东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海西经济区”范围,广东省政府也一直重视粤东的发展,机场、高铁等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我们也看到了该地区本地企业的发展潜力。

  汕头支行设立初期仅提供对公业务,提供厂房、设备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供应链融资,保理等产品,以后会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考虑加入个人零售业务。恒生一直奉行本地化战略,新支行行长从本地招聘,我们希望吸引更多本地人才加入,而合适人才难找,是外资银行普遍面临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汕头支行的开业,得益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其补充协议6中允许港资银行设立异地支行的优惠政策。根据政策,设立异地支行仅需要注册资金1000万元,而分行则需要1亿元,CEPA给恒生中国及母行带来哪些帮助?是否节约了网点成本?

  叶世荣:CEPA运行3年来,对恒生中国在广东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作用,集团对此已经有了清晰部署。从2010年在佛山设立第1间异地支行开始,目前已有7家异地支行。网点是银行的“战线”,恒生中国在福州、厦门已经设立了网点,在珠三角地区也已经有了均衡的网点分布,这次汕头异地支行的设立,将我们在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的“战线”连成了一片。

  CEPA确实为港资银行在广东的发展带来了政策上的便利,这在网点成本及设立速度等方面具体体现出来,对于业务拓展有很大帮助。

  证券时报记者:恒生高层去年11月曾提出“聚焦华南”战略,可否透露目前该战略的实施进展?未来恒生还将在哪些地区设立网点?

  叶世荣:首先要说明一下,“聚焦华南”并不是要将所有资源都投到南方,其他地方就不发展了,我们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三地的均衡发展战略一直没有改变,“聚焦华南”是指南方在网点设立速度上会更快一些,恒生中国目前48个网点当中,广东占22个,这主要得益于CEPA优惠政策;广东毗邻香港,百姓对恒生的品牌有很高的认受性,更有利于开展品牌营销;此外,粤港联动日益频繁,两地生活、商业、金融互动日益增加,例如跨境人民币业务,广东业务量一直全国居前。

  汕头支行设立后,我们还将完善其他地区的网络,例如西部地区,目前成都分行正在筹建。此前恒生中国在西部已有昆明分行,随着业务量增加,成都分行会使恒生的全国布局更加平衡。

  企业经营环境仍有暗涌

  证券时报记者:企业今年以来的经营情况有何变化?企业是否仍面临订单下滑、人工上涨等问题困扰?恒生中国是否主动防范某些行业的潜在风险?

  叶世荣:今年整个中国经济的基调相比去年有所改善,但企业盈利层面的改善并不普遍,制造业仍然比较低迷。总体而言,企业经营环境比较平稳,但仍有暗涌。

  信贷风险方面,恒生一直坚持审慎的信贷政策,坏账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无论信贷市场环境如何波动,恒生审慎严谨的信贷原则是不会变的。

  证券时报记者: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期许多银行将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恒生有什么动作?至于资产端,央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之后,你如何看待贷款市场的显著变化?

  叶世荣:利率市场化是长远的国家政策,我们会跟着政策走,跟着市场走。存款利率方面,恒生也会因顺应市场变化做出调整。贷款利率下限虽然放开了,但贷款利率似乎变化不大,毕竟银行要综合考虑风险和收益。

  将成立小微团队

  证券时报记者:早期恒生中国的企业客户大部分为具有内地和香港贸易背景的企业,近年来,东亚中国、渣打中国等外资银行同业逐渐向本地小微企业客户群倾斜,恒生中国的企业银行客户定位是否也有转型考虑?

  叶世荣:过去,恒生的策略是跟随我们香港的客户,他们的业务转移到内地,我们也跟着他们走。随着恒生内地业务的夯实,我们也会逐渐转向国内企业甚至是国内中小微企业客户群。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刻意地跟风转变,而是将这些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专业产品从香港引进来,加入到恒生中国的产品线当中去。毕竟,香港经济本来就以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著称,而恒生香港服务中小企业已有丰富的经验,厂房设备贷款、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等业务一直都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将很快在南方设立专门服务团队,配备专员服务小微客户,将上述产品装备进去,同时优化业务流程。

  证券时报记者:国家近年来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动作频频,包括深圳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和简化跨境人民币业务流程等,恒生中国如何把握这些市场机会?

  叶世荣:恒生一直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该政策对香港、对内地的利益贡献巨大。

  作为香港主要的商业银行,恒生必定会把握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香港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业务契机。恒生香港人民币业务方面做得很好,这是恒生顺应政策的体现;另外,通过与客户沟通,恒生中国也意识到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强烈意愿。借助广东靠近香港的地理优势,恒生中国广东区域的业务部门和恒生香港一直保持紧密的业务沟通,共同服务有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的客户。

  至于人民币跨境贷款方面,恒生中国前海支行开业后,也已经与前海企业签订了第一笔跨境人民币贷款,目前仍在等待前海的其他业务契机。蔡恺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