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投资者大量抛售美短期国债

2013年10月17日 13: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1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

  1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由于担心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引发违约,过去两周投资者出售了大量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据《华尔街日报》15日报道,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其统计的机构已将所持美国短期国债持仓量削减了一半以上。此前还有报道称,美国最大货币基金之一的富达投资已经抛售了所持的全部短期美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短期借债成本飙升,1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投资者纷纷出逃

  随着10月17日美国政府触及举债上限的最后期限日益临近,国会两党在重启政府和提高债限等问题上依然争执不下。美参议院两党领袖在14日接近达成一项避免政府违约并且重开政府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将政府临时授权持续到1月15日,债务上限延长到2月7日等。但众议院方面的协商无果而终,未能于15日就提高债限和重启政府等问题出台一项替代议案。

  如果债务上限不能及时上调,美国政府可能出现技术性违约,这令市场愈发担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各大货币基金已经采取措施,贝莱德、嘉信理财和美国银行等的大型货币基金已在最近几周出售短期美国国债,同时避免购买将在本月底或11月初到期的短期美国国债。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周其统计的机构将所持美国短期国债持仓量削减了一半以上。

  此前彭博社报道称,富达投资已经抛售了所持的全部短期美债,该基金在9月初就决定停止购买10月18日前到期的政府债券,在10月初美政府部分“停摆”后进一步出清所持的10亿美元美国国债。

  摩根大通也于10日表示,其货币基金已经将债务上限之前到期的美国短期国债全部抛售。摩根大通称,尽管认为美国政府违约的可能性较低,但为了保障投资者利益,已经采取某些预防措施。截至10月9日,该基金未持有任何在2013年10月16日至2013年11月6日间到期或计划支付票息的美国财政部发行证券。

  此外,一些大型机构已经采取措施防止客户在某些交易中使用短期美国债券,以避免在美国出现违约的情况下,这些债券难以脱手。知情人士称,花旗已经开始告知部分客户,不愿意接受10月24日或10月31日到期的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品。花旗首席财务官约翰·戈斯帕奇也表示,该行已经清空了所有短期美国国债。

  短债收益率显著上升

  由于投资者对美国出现技术性违约的风险感到担忧,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10月以来出现跳涨,甚至高于6个月后才到期的类似债券。而在通常情况下,短期国债收益率应低于较长期国债收益率。

  彭博数据显示,目前美国1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升至0.37%,创下五年来新高,而在10月初时该类型国债收益率还不到0.03%。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升至0.15%,10月初时该类型国债收益率还停留在0.01%左右。此外未来两周到期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在15日大幅上涨,截至当天收盘,10月24日和10月31日到期的国债收益率都突破0.50%,较上周五收盘水平高出30个基点。2011年发行的今年10月底到期的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跳涨至0.7297%,较上周五收盘水平上涨21个基点。

  巴克莱分析师阿贝特认为,投资者对短期美国政府债务违约的担忧可能推动资金向银行储蓄回流,对美国国债的厌恶情绪会持续到11月,届时到期的债券收益率将继续上升。

  15日,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AAA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并警告称政局长期不稳和党派之争可能导致美国评级被下调。分析人士认为,即便国会达成短期协议,也无法保证美国评级不被再度下调,而一旦遭到降级,美国政府的举债成本将上升,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被迫抛售美国债券。

  也有分析师表示,美国出现技术性违约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一旦金融市场或者经济问题加剧,全球投资者还是会涌向美国国债。近期美国国债拍卖结果显示,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依然强劲。在上周三举行的总额210亿美元的10年期美国国债拍卖中,衡量海外投资需求的指标——间接投标者认购比例从9月份的36.6%升至38.6%。在上周四举行的130亿美元的30年期美国国债拍卖中,间接投标者认购比例达41.9%,为3月以来最高水平。

  尽管短期国债收益率飙升,但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稳定在2.7%左右,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78%左右。

  由于市场担忧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引发违约,美短期国债收益率大幅飙升。

  新华社图片 合成/尹建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