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年上涨5倍 期货工具为钢企提供风险管理

2013年10月17日 17: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继煤炭、国债期货之后,国内又一重量级的期货新品种——铁矿石期货将于18日正式挂牌上市。作为发现价格及规避价格波动的市场工具,铁矿石期货上市寄托了业界对国内企业能获得一定话语权的“渴望”。期货品种的上市是否就能让国内钢企摆脱困境?

  铁矿石价格十年最高涨5倍

  不仅仅是钢企,过去十年铁矿石几乎逐渐成了全民关注的大宗原材料商品。矿商垄断导致的矿价大幅上涨不断挑战着国内钢铁行业的承受底线。

  国内钢企从2003年开始加入价格谈判,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十年间,矿价大幅上涨、钢价依然低位徘徊,国内钢企备受“煎熬”。

  “2003年,铁矿石的价格在每吨30美元附近波动,目前的价格则涨至每吨130美元附近,期间最高一度高达近每吨200美元,最高上涨超过5倍,而2003年同期的螺纹钢价格约每吨3000元左右,到目前这一价格也仅为3500元左右。”业内人士指出。

  铁矿石疯涨的结果是钢厂和矿商愈加不对称的利润表。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宝钢股份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下降了61.5%,而三大矿商之一的力拓上半年剔除非经常性项目的基本利润则下降18%,为38.91亿美元。

  “虽然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结束使得矿业公司也较为艰难,但相对于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矿业依然享有不错的利润。”分析人士指出,相当长时间里,铁矿石的定价权一直被国际矿商所垄断,国内市场被“牵着鼻子走”的状况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期货工具提供风险管理

  “铁矿石期货上市,对于国内企业而言,首先是有了价格风险管理的平台。”五矿期货副总经理陶阳表示,事实上,随着钢材期货运行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大宗商品金融化的趋势难以阻挡,更多开始接触并运用这一工具管理风险。

  在国际市场上,目前超过90%的海运铁矿石按照普氏指数定价,该指数较大的波动性曾引来不少中国钢厂的质疑。为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新加坡交易所于2009年推出以TSI指数为结算依据的铁矿石掉期交易,目前交易活跃,其中30%-40%的客户来自中国大陆,可见国内市场避险需求之旺盛。

  “现在国内的铁矿石期货已成为圈内的热门话题,不少钢厂、贸易商都跃跃欲试,愿意用小资金先尝试一把。”曾参与TSI指数编制的业界人士韩逊说。

  中天钢铁集团副总裁周国全则表示,通过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钢材期货这一工具,钢厂能够较好地控制钢价波动风险。铁矿石期货上市后,主要的原料成本也能够得到控制。

  中天钢铁是一家民营中型钢铁企业,每年铁矿石消费量约1600万吨,其中90%依靠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剧烈,今年最高时接近160美元/吨,最低时约110美元/吨。首钢董事长王青海曾总结说,采购进口铁矿石变成了高风险游戏,许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踩准点’而陷入亏损。

  “如果将钢材期货、铁矿石期货两种工具配合使用,钢厂就能锁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利润空间,改变时不时陷入亏损的境地。”周国全指出。

  钢企矿石之困何解?

  作为期货工具,价格发现是一个主要的功能,市场普遍关注的是,期货市场广泛的投资者以及提供资产价格信息的能力,能否让国内企业在铁矿石的定价权上“发声”?

  “国内推出铁矿石期货后,钢铁企业会更加关注铁矿石的期货价格,发挥期货自身的价格发现功能,国内有了自己的矿石市场作为现货价格依据,会有益于大型钢企与矿山进行谈判。”上海钢联资讯总编汪建华认为。

  陶阳也表示,按照铜市场的经验,一旦国内企业对这一工具运用增多,影响力加大,国际市场必然会关注这一价格的变动,并推动国际厂商利用国内期货价格进行相关的结算等,并逐渐使其成为定价中心之一。

  “铁矿石期货的上市在争夺铁矿石定价话语权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不过在高度垄断的上游资源行业,国内企业获得话语权依然任重道远。”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我国铁矿石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加上期货市场仍未对外开放,定价权的争夺仍需努力。

  “一方面,定价权本身是一种包括了资源、价格、市场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铁矿石期货上市后还需与相关领域的改革相配合,比如开放外资的参与,增加国内市场交易价格的全球代表性;而另一方面,资源的稀缺性也使得下游厂商要获得话语权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企业在持有现货资源等方面仍需加码。”业内人士指出。陈云富 何欣荣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