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民资踏足银行业躁动 制度护航亟待先行(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8日 07: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三思后行 须专业人做专业事

 

  但是,不少民企对民营银行持观望或者说回避态度。

  某上市公司在8月底称,小微金融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和发展趋势,公司现阶段主要考虑做好小贷公司,待时机成熟时考虑向民资银行发展。到10月初,该公司又表示,后期会根据政策、市场、资金等各方因素,适时考虑参与设立民资银行。

  “我们还在观望,看政策如何出台,如果政策便于操作,我们也可能会参与。”另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称,“观望”成为多数想涉足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心态。

  温州华峰集团副总经理翁奕峰在10月25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国家工商局核准后,外界盛传该银行是华峰集团注册的。翁奕峰对此表示否认,“我们没有提交任何书面材料。”

  瑞安华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峰小贷”)由华峰集团等18位股东发起设立于2008年1月,注册资本2亿元,连续两次增资,是浙江省首家注册资本达8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总资产排名全国第二。

  翁奕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温州金改方案出台后,温州市有关部门领导曾表示,如果转村镇银行,华峰小贷将是第一家,也极有可能是全国首家。就华峰小贷各项指标来说,也已完全符合规定。

  “但直到目前没有申请,具体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的政策未变,华峰小贷还是想再看一看。”翁奕峰称,但华峰集团可参与其他村镇银行,而不是将华峰小贷公司的控制权受让出去。

  “从现实情况来说,绝大多数小贷公司盈利能力要强于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2亿元的小贷公司每年基本上能够赚到4000万元,而村镇银行的盈利基本在2000万元到4000万元之间。”翁奕峰表示,其实小贷公司不一定非要转村镇银行。做大做强后,小贷公司未来的前景依然可以保持乐观。

  温州华峰小贷公司高级顾问陈寿清则认为,如果搞民营银行,肯定是要先把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起来。从国内外情况来看,曾多次发生金融机构因为经营不善遭挤兑,最终关门倒闭。万一民营银行倒闭了,难道要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埋单,这显然不可能。所以民企办银行要谨慎,不能乱来。

  央行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坦言,“无论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金融,作为监管部门都是抱着一种支持和呵护的态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需要研究怎么平衡它的节奏。”他还表示,金融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不应该是充分竞争,而应是有限竞争,因为目前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彻底解决好金融机构的倒闭和退出问题。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民营企业不应盲目进入金融银行业,因为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他建议,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国家持股比例较高,未来可以考虑将一部分股权转让给民营资本,“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此,既向民营资本开放了金融业,又避免了一系列潜在风险。曹远征认为,“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银行业,并不一定就要自己开一家银行。”

  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直言,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民营金融发展着实需要“冷思考”。目前,民营企业申请建立民营银行的热情非常高,阿里巴巴、苏宁、京东、腾讯、美的、格力等知名企业均有意建立民营银行。然而即使相关政策真能落地,民营银行的设立与发展可能也并非易事。“在既有的金融体系下,中国的民营银行在发展初期可能很难争取到良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目前上市银行市盈率、市净率都在不断创新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民营企业难道不需要考虑一下,进入银行业以后的发展问题吗?”

  地方政府深度介入民营银行的设立,也可能带来诸多问题和风险。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地方政府积极争取首批民营银行试点“落地到自家”,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亲自奔赴监管部门游说。某些地方政府在尚未有完善的业务定位、发展思路、风控设计、兜底机制等方案的情况下,就争先恐后地希望设立民营银行,主要是认准了“银行牌照”是稀缺资源。

  “一哄而上”会否让原本应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民营银行“走了样”?一位监管层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地方民营企业积极申请民营银行主要基于几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来,银行业成为了“高利润、零风险”的代名词,引发了逐利资本的青睐。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实体经济发展的确遭遇窘境,不少民营企业布局金融行业,也算是多元化经营、另谋出路。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部分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的“动机不纯”,某些企业主甚至希望把民营银行做个“幌子”,实则为自己的企业资金“大开方便之门”。“这样的银行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会服务于小微企业、三农客户?”该监管层人士坦言。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浙江、上海等地发现,许多民营企业申请民营银行牌照热情虽高,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某些企业甚至对于银行运营知之甚少,更不用提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

  浙江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对于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多元化,监管部门乐见其成,但是对于“动机不纯”的民营资本却“不得不防”。该负责人称,“我们希望资质优良的民营企业申办民营银行,并且希望他们有较好的银行治理结构,尤其是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的设想。”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更是直言,金融业的高额利润是吸引各路资本的原因之一。2012年三季度数据显示,沪深两市银行业上市企业资本回报率是16.59%,确实很高,但资产利润率很低,只有0.99%。

  “历史上,国家曾给了民营资本许多次参与金融的机会,但并没有出现很好的经营结果。从1980年代开始,特别是新兴的金融机构对民资完全开放,发起成立城市信用社没有任何身份的限制,街道企业、私人企业都可以发起设立城市信用社,后来城市信用社出了很多风险和坏账。唯独一个例外就是民生银行,但是民生银行的背景是工商联,所有的经营管理者都是由工商联推荐,最开始去的都是人民银行的副行长、大区行长,而它的股东并没有经营的实际权力。”

【编辑:陈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