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媒:遏制欧元区通货紧缩刻不容缓

2013年11月07日 14:36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5日报道,上周欧盟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年度通胀率大幅下跌,从七月的1.6%降至10月的0.7%,远远低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通胀率的大幅下滑加大了欧元区出现日本式通货紧缩模式的风险。

  欧元区决策者与日本决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同点。首先,在解决金融危机后所出现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弱点问题上,两者动作都比较迟缓,未能及时有效地利用宽松货币政策所提供的时机来进行供给方面的改革。其次,两者都存在债务可持续性方面的担忧。

  除此之外,欧元区还存在自身的问题。首先,欧元区通货紧缩带来的潜在挑战主要源于意大利以及其他一些欧元区外围国家,而存在缺陷的货币联盟内部的不断变化又进一步促使挑战升级。一刀切的货币政策所规定的利率对于德国而言或许过低,但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国家而言似乎又过高。

  其次,欧元区国家在提升竞争力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汇率不够灵活。他们将不得不通过内部贬值来应对成本方面的缺陷。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工资的可能性就会加大,这正是最新的欧盟区通胀数字令人不安的原因。但倘若出现通货紧缩,工人们也得被迫接受名义工资的削减。一旦爆发这些问题,像意大利这些盟区内的成员很难避免大规模的冲突。

  在政府债务方面,欧元区较之日本面临的处境更为不利。日本作为大型的国际债权人无需借助外部资金来资助赤字,因为持有政府大量债务的国内投资者愿意将资金注入国内生产总值中。而相比之下,法国、德国银行纷纷则从欧盟外围国家的主权债券市场退出。这些经济相对薄弱国家的银行填补了本国市场的这一空白,主权借贷者与银行之间混乱的关系变得更加危险。刘梦佳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