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利语:硬币装置发现的可能性

2013年11月29日 11:2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我们这个时代是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艺术与商业的结盟导致艺术自身也成为商品。中国还尤其是一个欲望刚刚醒来的社会,资本渗透到欲望的每一根神经。面对艺术商品化不可避免的趋势,艺术家如何选择?尤其是一个中国艺术家,既不能简单去除欲望和资本,又不能陷入资本万能的逻辑,带着此悖论,他如何做作品?我们看到了张利语以硬币做成的“准-雕塑”作品,带给我们一种面对这个问题的新思考。

  既然艺术品成了商品,既然资本与艺术不可能脱离关系,那就直接以钱币来做作品,让材质本身具有如下的多重性:1.回到资本与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即让虚拟的资本回到它自身的发生,那是钱币本身的价值,尽管不是黄金,而是更为廉价的硬币而已。2.这之前中国当代艺术以人民币作为政治波普符号的作品,还是以人民币本身的膨胀以及对资本的认同为基本方向,这也是因为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现实导致的,但如果就是以廉价的硬币作为材质,是与现代性走向剩余现代性的逆转相关,进入资本的逻辑,但逆转它的方向,把剩余价值还原为更为残剩与无用上。3.因此,不是增加价值,而是减少价值,以损之又损的方式来面对钱币与资本的运作。这个减法的反方向,被张利语很好地发现了。当然,这可能也是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种贫困记忆相关的,那是一个广泛使用硬币的时代,还没有现在的大钞票。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一种贫困艺术的策略。

  一方面,张利语回到艺术与资本的内在关系上,以“物质母体转构”的方式,把最小单位值的硬币重新置换为物品,把交换价值与文化符号的象征价值分离(政治波普不过是利用政治符号的文化象征价值并且资本化,如同沃霍尔所为),一直保持在使用价值本身的卑贱与低微上,保持在材质的使用上,并不走向交换价值与虚拟价值,这是反资本的。

  另一方面,张利语还让这些看起来廉价无比的硬币做成身体欲望的器官,一些生殖器的形状,这是更为彻底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的力比多经济。资本的全球化更为隐秘的力量在于把资本与欲望的流动结合起来,因为身体的消耗是不可能去除的,一旦资本与欲望紧密结合,艺术又最为与个体欲望相关,那么,艺术与资本的结合就最为当然了。如何再次逆转这个方向?于是艺术家干脆就是以硬币做成直接指向身体的生殖器,直接暴露出资本主义力比多经济的本质,是内在本性的暴露,尽管就是以物质本身的材质性直接显露出来。

  张利语的作品有助于我们反省我们这个时代的资本拜物教,即从使用价值到商品交换价值,再到商品成为资本,随着资本自身的繁殖,资本成为商品拜物教,而丧失了对材质本身的现实感。中国当代社会的危机在于:从廉价的商品到消费品,再到奢侈品,从爆发的奢侈品再次成为消费品,乃至于在赝品的虚假复制中,再次成为历史的垃圾物。这个恶性的循环无法遏制!如何面对这个资本的拜物教的困局?于是回到剩余价值,比剩余更为残剩的材质上,张利语选择以硬币来做作品,因为硬币在当前中国基本上失去了交换价值,被边缘化了,很少有人使用,也不构成主导交换中介。所以,这是以残剩之物作为出发点!

  张利语的作品,还很好地体现了剩余现代性的特点:只能以剩余之物,多余之物,废弃之物,来成为材质,并不上升为象征之物,而是消解所有的象征以及背后的欲望冲动!不进入从使用价值到拜物教的资本主义逻辑之中!这既是欲象也是多余之象。

  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更为彻底面对资本扩展的强大逻辑,不陷入奢侈品的消耗以及赝品的复制,那就是在一开始让材质保持在无用以及废弃的材质上,以此多余的材质并不走向象征价值的生产,而是保持其无用性,然后加入消解的反讽,让反讽不断地打断自己欲望的方向。这是带有贫困艺术的某种观念,但对于中国艺术家,一旦回到道家无用之为大用的哲学上,对廉价之物的独特发现,就可以打破拜物教的迷恋!当张利语以硬币做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时,更为彻底还原到材质本身的卑微上。

  张利语对剩余之物的这种使用,还表现在他对在绘画时,就是以圆珠笔等等随手之物,身边的现存品,也是廉价的书写工具来做作品,就是反复涂绘,在纸上反复涂抹,形成圆形,其中有着细微的肌理,有着笔触留下的偶发痕迹。如此打开了画面轻微的呼吸,这个无意义的工作也是一种反消费,反形式,不走向任何明确的形式,圆形不过就是一种自我的圈套,而其中以一个更小的不同颜色的小圈来对比。

  通过对剩余之物的还原,张利语的作品可启发我们去思考如何解构资本主义的强大逻辑,而艺术可以发现新批判的可能性。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