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 货币政策须进一步完善

2013年12月11日 12:5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为规范同业存单业务,拓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促进货币市场发展,央行近日制定并发布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此认为,《办法》的推出标志着同业存单发行开闸。同业存单利率是目前唯一具有存款性质的市场化利率,能为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参照。业内人士也表示,推出同业存单不仅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负债中市场化定价部分的比重,也有利于建设和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基准利率地位、发挥银行间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推动利率市场化建设。

  近期以来,央行密集表态利率市场化步骤,多次提及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题为《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署名文章。周小川强调,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坚持以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为总体方向,以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央行宏观调控能力为基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文章还进一步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步骤和目标:近期,着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做好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工作,为信贷产品定价提供参考;推进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近中期,注重培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中期,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健全市场化利率宏观调控机制。

  来自市场的分析人士表示:“从管理层接连发表的利率市场化步骤和时间表以及周行长的文章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其实已经非常明晰,即实现由市场决定的金融机构自主报价,到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再到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利率由市场资金的供求双方自行决定,这一机制的最终实现也意味着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事实上,自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起步之日开始,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就一直在夯实基础、不断完善。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思路,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一方面不断放松利率管制;另一方面着力完善市场化利率定价机制,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范围。通过渐进式的改革,我国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中央银行利率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维护宏观稳定、增强市场化利率作用为宗旨,以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健全金融机构定价机制为基础,不断创造条件有序推进。2007年1月份,Shibor正式运行,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和培育工作逐步展开。几年来,Shibor基准性地位逐步提高,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指标性利率,在浮动利率债券以及衍生产品方面发挥了定价基准的作用,并且为拆借及回购交易、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定价参考。

  同时,以培育Shibor为突破口逐步推进我国金融机构定价机制建设。金融机构初步建立了总利润目标统领的利率定价架构,建立健全了市场化产品定价机制、贷款定价管理机制、内部转移定价管理机制,逐步开发了支持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定价水平不断提高。

  在创新银行间市场企业短期融资券工具基础上,2008年4月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允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市场化方式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扩大至1年以上,实现了企业以债券方式直接筹资利率市场化。此举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向企业传导,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自主定价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几年,为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央行逐步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对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的调控,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利率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强。利率调控由过去单一依靠存贷款利率调整转向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与引导市场利率并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及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调节,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快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价格体系建设成为重要任务。建设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价格体系是金融部门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央行进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方向。

  有关专家建议,应继续坚持利率市场化进程与金融市场建设的步伐相契合,平稳实现管制利率的“破”与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立”,积极稳妥推进,这既有利于行政管制价格向市场化价格的平稳过渡,避免金融机构恶性竞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又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逐步实现向价格型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目前,要按照管理层的统一部署,逐步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适时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近中期改革目标。”该专家表示。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