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镇化资金保障银行依然唱主角

2013年12月17日 10:0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专家表示,“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按“多元化”的原则,让更多类型金融机构、金融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其次是按照更加“市场化”的原则,商业银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最后是按照“透明化”的原则,加快市政债发行,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安全阀”和担保作用。

  记者杨洋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随着城镇化目标任务的确定和建设步伐的有序推进,城镇化融资需求将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发改委等机构估算,我国在未来十年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需求可能高达30万亿元至40万亿元。那么钱从何处来?这一问题成为眼下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提出要“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并表示要“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事实上,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资金渠道中,银行信贷资金依然承担重任。相关数据显示,1996年至2012年,在我国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中,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分别占2.16%、25.6%、31.6%和28.6%,其中信贷资金占比最高。同时据记者了解,政策性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涉及城镇化相关行业贷款在其贷款余额中占据相当比重。

  融资渠道以政策性金融为主体

  城镇化进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融资需求,这就要求必须建立起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市场化和更有效率的金融体系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全面、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显然,任何一类金融机构都难以独立完成这样的任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佩珈向记者表示,“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按“多元化”的原则,让更多类型金融机构、金融主体参与城镇化进程;其次是按照更加“市场化”的原则,商业银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扩大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为资本市场与信贷的联动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最后是按照“透明化”的原则,加快市政债发行,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发挥“安全阀”和担保作用。

  在城镇化建设中,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不可替代。有专家向记者表示,政策性金融具有鲜明的政府特点,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其突出优势。在以往实践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尊重各类主体职能与运作规律前提下,积极整合政策、财政、土地、金融和行政等资源,不仅有力推动了城镇化建设,还为商业金融和社会资本的进一步引入创造了条件。

  对于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立,李佩珈表示,过去十五年间,我国在房地产问题上的最大教训就在于“过度市场化”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因此,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利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问题,有利于加快城镇化发展。

  加大投入全方位服务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未来几年这一表现将更为明显。据有关部门测算,2013年至2015年,财政资金仅能支持当年城镇化新增投资的五分之一左右,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券融资规模有限以及社会资本引入尚需一定过程,有专家据此判断,信贷资金仍将是今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

  那么,银行机构应如何支持城镇化建设?首先,应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据发改委预测,2020年城镇化率将超过60%,城镇人口总量达到8.4亿左右,因此城镇化建设任务繁重。对此,某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确保城镇化建设任务的完成,商业银行应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如加强信贷资金配置,探索单独安排城镇化专项经济资本计划、专项信贷计划。同时,可以考虑每年预留一定信贷规模,专门用于城镇化重大项目的临时性、战略性资金需求。此外,应加强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切实发挥资源配置的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

  其次,商业银行要积极介入包括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社会保障体系、节能环保在内的城镇化建设工程。同时,把握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支持具有发展前景的、符合当地资源特点的优势行业和企业。

  最后,金融机构还应创新金融产品,努力提供适应新城镇居民需求的住房、消费品及教育、文化、个人消费金融服务。

  此外,专家建议,在银行机构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政府也应配合以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的补偿机制,保障项目收益和还款来源,维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此类基础设施将设项目融资的稳定性、安全性。

  城镇化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

  采访中,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支持城镇化进程对银行业来说意味着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基础设施大发展和产业重构将给银行机构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李佩珈认为,从各国经验看,城镇化进程往往伴随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重构,如传统东部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将获得超常规发展,这将为商业银行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此外,居民生产生活模式升级将带来零售业务增长。有专家表示,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住房、医疗、通讯、教育和文化等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需求也会进一步上升,这将为商业银行提供零售业务新的增长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形成也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产生一定冲击。不过适度竞争的金融体系将为城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也有专家认为,还要注意防范城镇化进程过快过猛、超越“人口增长、产业升级”等导致的“金融周期性风险”以及城镇化发展模式雷同带来的结构性风险。从实践来看,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相挂钩的融资平台及房地产贷款风险压力持续存在,目前各地债务偿还仍严重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根据国家审计局公布的数据,17个省会城市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7747亿元,比2010年提高1183亿元,这说明政府对土地出让的依赖度不断加大。

  因此,商业银行在支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还款来源、贷款主体的落实,并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积极探索有效的城镇化相关业务风险管理措施。李佩珈提醒说,商业银行需要考虑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及产业特点,按照更加市场化原则,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供更加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