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 保障粮食安全

2013年12月20日 09:4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时,提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我国粮食增产面临挑战增多的形势下,中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对明年的粮食生产作出了战略部署,并对金融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无后顾之忧,我们才有能力和余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推进各项改革。而在粮食生产中,资金是基本生产要素,金融服务质量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效率。因此,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金融机构应当从战略全局的角度考虑,意识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金融支持成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支撑。

  在过去多年的粮食生产中,金融支持和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粮食收购政策和政策性银行对粮食收购的信贷支持,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金融对“三农”投入不断增加,使得农业基础设施逐渐夯实,节水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逐渐发展,促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但是,在我国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而从金融服务来看,不论是体量、覆盖面,还是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满足度,都远远不足。在以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标志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过程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也势在必行。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既要形成支撑又要形成张力。形成支撑,即农田水利兴修、粮食基地建设以及农业科技推广,都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必须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支农的优势。形成张力,即农村金融机构应当顺应粮食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以适应现代粮食生产中经营主体多元化、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创新以及产业链延伸的需求。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需要在抵押担保、风险补偿、农业保险方面继续探索突破。现代农业发展深刻改变着金融服务的格局和需求。伴随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规模化集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订单农业、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实践,粮食生产金融需求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特色化、全方位的态势,需求期限也由单户经营的短期转为集约化经营的中长期,迫切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丰富产品层次,为粮食生产全方位融入信贷、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元素。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需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除发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外,还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信托公司、担保等机构的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协作,有序竞争,全面提高针对粮食生产的金融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机构要深度挖掘农村抵押担保资源,寻找和拓展契合粮食生产特点的抵押物和担保方式,把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纳入信用评定和授信范围,尝试大型农机具和农田灌溉等水利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方式,开发土地信托流转后以未来收益权为质押的贷款品种,尝试建立专业的粮食生产担保公司,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担保。

  提高金融服务粮食生产的质量,还需破解农业保险短缺的瓶颈。近些年我国自然灾害、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已严重制约了粮食的增产增收。要增强粮食和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增加主要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品种,使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有机结合,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自主开展部分政策性保险,探索建立针对巨灾、大灾的风险分散和政策性保险机制,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的协调配合。

  在粮食生产由单户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过程中,金融资金需求量级迅速扩大,要求必须引入多元化、多渠道的金融资金。这需要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与金融政策协调联动,形成支持粮食生产的合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支持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保证金融机构持续增加“三农”投入的积极性。

  各类金融机构和相关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行动,持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我国粮食安全一定会得到有效保障。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