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钱紧”风险隐现 银行理财“抢钱”正酣

2013年12月20日 11:12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 高改芳

  临近年关,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飙涨,目前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6%已属常见,一些中小银行开出的预期收益率最高已突破7%,直逼“6·20钱荒”时的水平。

  银行业人士分析,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飙升和银行年底存贷比考核、存款规模考核等直接相关。一方面,为让年度财务报表更“好看”,银行不惜以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的形式来掩盖“高息揽储”的事实;另一方面,一些“资金池”所投的非标资产去向是借新还旧,如果没有资金会导致融资中断,在资金紧张时会不计成本地融入。因此,目前各银行最担心的就是大额存款突然搬家。为了留住客户、留住资金,不惜许以高收益。对于为“高息揽储”而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并不对外披露盈亏情况,而是通过内部理财组合的关联交易转移收益,弥补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的背后,是银行通过关联交易腾挪非标资产,操纵产品到期投资收益。在金融脱媒、利率加速市场化之际,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显现效果尚需时日,近10万亿银行理财的健康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

  收益率飙升 “抢钱大战”上演

  “我行于12月11—17日发行第五期万利宝第25款,5万元起,期限4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6.4%—6.5%;从12月12日至12月17日下午三点前发行三个月专户产品,起点1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6.6%。”

  “我行定于12月11—18日发行两款超高收益产品。其中增盈增强型1387号,5万元起售,365天6.5%—6.7%;创盈1634号,20万元起售,91天6.7%—6.8%,182天6.5%—6.6%,欲购请从速!”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经常出现这样的理财产品“推荐贴”,以往收益率屡屡垫底的大型国有银行已不甘“寂寞”。工商银行推出一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6.4%,中国银行推出一款名为第220期中银集富专享理财计划(728天)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5%,建设银行更是接连推出不下五款收益率在6.0%以上的产品。

  “年底资金价格还要涨,会有预期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出现。”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银行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而收益率这样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即便在“6·20钱荒”的时候也不多见。市场资金面之紧张、银行“揽储大战”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今年的揽储大战早在11月就已打响,进入12月拼抢就更加激烈。和往年不同,今年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的时点比以前早,期限以1个月至3个月为主。

  “银行汲取了6·20钱荒的教训,想要更早、更多做准备,应对跨新年和跨春节的流动性紧张,同时备战明年年初就可能出现的‘揽储大战’。”某城商行个金部人士解释说。

  短期资金更受银行青睐。从11月至12月中下旬的情况看,1至3个月(含)期限类型产品的收益率上涨最为明显。因为12月中旬成立的理财产品,期限超过47天便可使资金在自家银行账上成功跨过元旦、春节。而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一般两天后才能到账,这就能够保证理财资金在第一个工作日也仍在银行账上。

  不过,银行理财资管试点的产品表现未尽如人意,无论是从流动性还是收益率来看,普通购买者对于资管产品的认可度都不及普通理财产品。银行人士介绍,一般客户习惯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而对于净值型产品的接受还需要时间。

  四面受敌 拼价格拼规模“压力山大”

  “最近被理财产品销售指标压得透不过气来。”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某支行行长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抱怨,到年底,不仅存款指标要完成,理财产品每个月也有销售指标。这还不算,总行要求每个月的理财产品销售中要有50%是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出去的。“总行直接把电商当成了竞争对手。”该人士说,“拼价格,拼规模,压力山大。”

  从今年10月份开始,各大电商推出的现金理财产品就开始高收益率的“比拼”。百度推出收益率8%的“百度百发”,此后新浪也传出联合多家基金公司推出预期收益率高达10%的产品;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跟进推出约定年化收益率10%-11%的产品;中国平安保险官方网站推出预期最高年收益率7%的370天投资产品,门槛1000元人民币,该产品更像是信托计划与银行理财产品的组合投资产品,并不具备保险性质。

  这些现金产品对银行存款的分流作用是巨大的。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统计显示,10月份个人存款大幅减少,储蓄存款分流较多。当月,上海市本外币个人存款减少706.7亿元,环比多减1355.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减少513.9亿元,环比多减902.1亿元。11月,上海市本外币个人存款减少102.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减少87.2亿元。

  “可以这样理解,市场大致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参与的银行间市场,其二是普通投资机构、投资者都能参与的市场。此前,由于垄断经营、利率管制等原因,银行等机构参与的银行间市场风险小、收益高。现在利率市场化让这两个市场的收益趋于一致。”某投资公司负责人说,互联网金融威胁会越来越大,如P2P的合法性正在得到监管部门认可,这会进一步分流银行的储蓄存款。

  资金投向难明 非标资产腾挪魅影隐现

  在目前债市持续低迷,经济环境并未显著改善的条件下,银行理财巨额资金投向何处,从而获得如此高的稳定收益呢?

  银行业内人士透露,理财资金很大一部分投向高收益的房地产信托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类信托等非标资产。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是非标资产最初的“藏身之处”,以后逐渐增加同业资产等。由于对利率不敏感,即使近期资金利率大幅上升,也未能抑制有地方担保的城投平台等非标体系对融资的旺盛需求。

  今年3月,银监会下发8号文,对理财产品中的非标资产划出总量上限,其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应不超过理财总额的35%和银行总资产的4%。多数银行纷纷就理财账户中的超额非标进行应对,一种通行的方法就是通过发行大量机构理财做大分母,即“理财总额”来间接扩充非标额度。而且,银行通过内部交易实现“资金池”的操作掩盖非标等投资。

  以某大型国有银行预期收益率达6.15%-6.45%、募集规模为30亿元的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其投资领域为10%-90%的高流动性资产,10%-90%的债权类资产, 0%-20%的权益类资产,0%-50%的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

  说明书显示,“按目前市场收益率水平测算,资产组合预期年化收益率约6.17%-6.47%,扣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本金和收益,则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约6.15%-6.45%。测算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若产品到期后未达到客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银行不收取投资管理费;在达到客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情况下,银行再按照本说明书约定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支付给客户收益后,将超过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收取。”

  从说明书中投资者并不知道银行究竟把钱做了哪些投资,规模达30亿元的理财资金也并未与投资标的实现一一对应。业内人士认为,此类产品实质仍是“资金池”产品。信托界资深人士认为,只要是理财产品按照预期收益率而非产品净值支付给投资者收益,就是“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是银行掩盖很多违规投资的重要手段。首先,银行把很多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资金池”内,造成各笔理财资金风险、期限、收益无法匹配。其次,银行甚至将不同的资产池转移、合并,可以用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来弥补信贷资产的亏损,用高收益产品的利润弥补亏损产品。

  从过往经验看,银行“资金池”比较多的投向债市、房地产信托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类信托,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就是非标资产。

  12月11日,财政部续发行2013年记账式附息(二十期)国债,期限为7年,其加权中标利率为4.6176%,刷新同期限品种自2004年11月24日以来的历史新高。11月20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攀升到4.7242%,达9年以来的最高点。4.7%意味着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的约1.4倍,债市钱紧可见一斑。

  “此前因为国债收益低,银行不愿意买,才导致国债价格飙升。”某股份制银行投行部人士介绍,大多数银行配置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非标资产和高收益债券(即垃圾债)。而所谓的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实际上是经过包装的信贷资产,流动性极差。

  把信贷资产包装成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或买入贩售资产管理受益权,银行就把贷款业务成功地变成同业业务。相比于贷款业务,同业业务所受监管相对更松,比如对同业资产的风险资产权重系数为25%(意味着同业业务的资本金消耗更低),同业业务(即使资金的实质用途与贷款相同)不受存贷比约束,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对同业资产也不必计提拨备等。

  而银行的同业业务自然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再加上非标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更不透明,但操作灵活,内部有很多利益输送空间。因此,专家认为,在当前的资金压力下,债市的信用风险比2011年的信用风险概率更高。

  同时,随着债市估值中枢不断飙升,近期200只债券基金跌破“1元”面值,多只债券基金因亏损遭遇大量赎回。在这样的行情下,主要投资债市的银行理财产品真能独善其身?

  有业内人士透露,银行在今年“6·20钱荒”时推出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一些到期时已经发生亏损,但银行并没有对外披露,而是通过内部理财组合的关联交易转移收益,弥补到期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目前大多数银行都宣称对理财产品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因此每个理财产品都能单独核算到期收益。但银行通过内部交易,实际上使单独核算形同虚设,如银行可以在理财产品之间进行投资品(项目或债券)的高买低卖或低买高卖倒腾收益,效果非常显著,每只理财产品都能瞬间达到预期收益,对于即将到期的收益甚至还是负的产品,可以通过几笔交易瞬间将收益调整到位。

  在银行还在消化上一波“钱荒”所发售理财产品产生的亏损时,又要在低迷市场环境下发行收益率更高的产品。此前,银行理财收益稳健,业绩超过基金,主要是因为配置债券。不过今年,债市持续熊市,收益率不断上升,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银行理财的收益会大幅缩水。

  在投资公司负责人看来,银行和电商等拼抢资金可能正是某种悲观事件的开端。他认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利润率在10%以上的企业、能够承受10%以上资金成本的企业凤毛麟角。即便是“咬牙”接受了,偿债意愿和能力有多强?如果企业违约怎么办?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