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夜宴”今晚开席 有色金属期货活跃度料提升

2013年12月20日 16: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12月20日晚,上海期货交易所连续交易期货品种将从黄金、白银扩展至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品种。根据此前上期所通知,铜、铝、铅、锌品种连续交易时段为每周一至周五21:00到次日1:00,法定节假日(不包含双休日)前第一个工作日不再进行连续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夜盘”将使得国内有色金属期货价格更加连续,和国外金属价格波动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活跃度,吸引在工作日的白天没有时间进行操盘的投资者,并有利于相关实体企业进行灵活的套期保值。

  “夜宴”丰盛或超金银

  今年7月,上期所率先启动黄金、白银期货连续交易,金银“夜宴”开席后,单日成交量多次创出新高,其中黄金期货成交量在8月16日达到66.4万手,白银期货最高成交646.9万手。以黄金为例,在夜盘之前当日成交量10万手左右。

  对于有色金属期货推出夜盘,上海中期分析师方俊峰表示,由于目前夜盘品种只有黄金、白银,根据此两品种的运行来看,夜间成交活跃,有色夜盘上市,料将支持成交量的上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期货公司的收入。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的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仍然是LME的“影子市场”,欧美交易时间段的有色金属价格剧烈波动,使得仅仅只有四个小时交易时间的国内有色金属期价面临着很多“跳空”的状态,同时,一旦发现欧美经济剧烈波动,国内企业难以在第一时间对保值头寸采取处理措施,有了夜盘,延长了交易时间,使得企业套期保值更为灵活。

  “有色金属的价格控制权基本被国外所掌握,价格波动也主要集中在欧美时间段,中国期货交易时间短一直是期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富宝金属分析师雷连华也表示,有色金属“夜盘”上线将为金属类期货品种再次注入动力,尤其是对沪铅、锌这种日内非活跃品种来讲,其价格波动集中在欧美时间段,夜盘将增加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提供一个很好的改善机会。不过他认为,短期内夜盘的活跃度或许会低于预期,投资者尤其是产业链客户需要时间去适应,单总体上夜间交易量大于日间在未来不难实现。

  业内人士认为,夜盘推出是让中国期货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有中国需求的庞大支撑,在争取定价权方面将起到促进作用。对实体来讲,夜盘推出将令中国投资者规避价格剧烈波动风险,“跳空”开盘出现的频率将极大的降低,价格连续性得到提高,增加套期保值的质量,并降低“爆仓”风险。

  套期保值将更方便

  一些期货公司的管理层认为,有色金属夜盘上线对所有参与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各方都是利好,这点从贵金属夜盘交易运行中即可看出,有色金属作为商品期货中最大的占比种类,其实现连续交易的意义比贵金属要大很多,参与中的企业和机构都会从中受益。

  “贵金属夜盘上市对服务实体经济已有作用,但与有色金属实现连续交易不可同日而语。”民生期货市场发展部副经理屈晓宁说,有色金属所覆盖的行业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在经济中的作用是目前商品中最大的,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情况,目前很多企业都已经在国外参与有色金属交易,国内的夜盘推出将使其期现结合和套期保值更为方便。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表示,贵金属在商品中属于纯金融化的产品,而有色金属尽管也有金融属性,但是其商品属性占绝大多数。这对于国内有色金属生产企业进口原材料点价、贸易企业进出口精炼铜或者内外套利、套保都提供了在国内对冲风险的平台。对于国内一些企业而言,夜盘推出将意味着国内价格与LME、COMEX价格同步,不再因时间差而导致内外比价,或者期现价差出现变动而无法进行对冲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对冲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风险,实现成本和利润可控的目的。

  对于价格波动方面,业内人士认为,有色金属期货夜盘上线之后,以往经常出现的调控缺口将很少出现,价格波动曲线将平滑;内外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内外比价的修复时间更短;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波动更能反映中国供需面的特点,内盘跟随外盘的特点将进一步弱化,内外盘相互影响。 □本报记者 官平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