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率市场化 百姓挑挑拣拣选银行

2013年12月20日 17:10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0.7倍贷款下限取消 存款利率放开分步走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

  今年下半年,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举措不断推出,引人注目的是7月19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公告,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总体看,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微观条件已基本具备。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微观主体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从市场基础看,经过多年的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从调控能力看,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各类产品传导的渠道也已较为畅通。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全面评估各项基础条件成熟程度并注重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此项改革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存款利率稳步市场化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贷款利率出台时候,央行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

  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实际上,市场利率早已突破管制利率。今年6月底,出现流动性紧张的严重局面,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大幅上涨,说明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实际上已经有较大差异,而市场利率已逐步被认可,Shibor已成为企业债券、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的重要基准。

  在这种情况下,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在稳步推进。12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举措:根据相关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推进试验区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完善区内居民自由贸易账户和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资金利率的市场化定价监测机制。将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纳入优先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机构范围,在区内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放开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作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一个举措,就是推出大额可转让存单,但在之前,央行先推出了同业存单。12月8日,央行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自2013年12月9日起施行。同业存单是指由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是一种货币市场工具。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

  就在这个管理办法公布后几天,12月12日,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5大银行,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行平台发行首批同业存单,总额为190亿元,期限包括1月、3月和6月。12月13日,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这5家银行又推出总额150亿元的同业存单,期限为一个月和3个月。

  同业存单走出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第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从发行同业存单入手,逐步扩大负债产品的市场化定价范围,进一步丰富金融机构市场化负债产品,从而为稳妥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并没有一个时间表,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从这点来看,今年这些利率市场化的举措,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深远的。 连建明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