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行出手稳定流动性 中小银行应“因地制宜”

2013年12月24日 10:0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年关将至,随着利率中枢不断攀升,银行间市场再次面临资金流动性考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央行破例启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并已连续3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而比起资金投放本身的“解渴”作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央行此举更可看做是给市场注入“镇定剂”。在央行持续运用SLO的引导下,资金利率继续冲高的可能性不大,但难以改变流动性紧平衡的格局。对此,专家表示,银行应该全面审视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风险,特别是中小银行更应“因地制宜”,发展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业务。

  注资不仅为“解渴”

  受年末时点临近、财税缴款等因素影响,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趋紧逐渐显现,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不断升高。为此,央行已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同时,央行披露目前银行体系超额备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通过适时的政策披露以稳定市场预期是国际上的惯例。央行此举除了向市场注入一定量的短期资金之外,更在于提高政策透明度,从而达到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巨幅波动的目的,使这一阶段的流动性波动能更加平稳度过。”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持紧平衡纠偏资金流向

  对于近期的市场资金面走势,业内专家认为,在央行持续运用SLO的引导下,资金利率继续冲高的可能性不大,但资金面仍有可能在下月底前维持较为紧张的局面。

  “SLO操作短期来讲会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但是长期还是取决于央行的下一步操作。预计央行不可能大量注入流动性,会让市场保持一定的压力。”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说。

  事实上,央行已于日前表态,“如必要,将据财政支出进度情况,继续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未来,将视流动性余缺情况灵活运用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自6月份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异常波动之后,央行希望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以便降低杠杆率,遏制金融风险。央行没有启动逆回购操作,也进一步反映出其认为当前社会融资总量不低、流动性总量充足,从而保持中性偏紧货币政策的态度。

  “央行通过保持一个偏紧的流动性环境,以迫使金融机构加强流动性管理意识,同时对一些低效率领域的资金流向进行纠偏,防止这些领域继续获得低成本资金。”李志强认为,通过加大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提高融资项目的门槛,从而加强对新增融资项目的筛选和把关。

  业务发展应与能力相匹配

  考虑到未来流动性供求结构的复杂多变性,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把握好资金的使用节奏,建立多层次流动性储备,保证良好的融资能力,重点是提高核心存款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应加快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发行,增加银行可以进行主动负债的途径。

  针对于中小银行群体,专家表示,应发挥其体制机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在主动优化存款结构、适当控制资金成本的基础上,审慎筛选比较成熟的、有潜力的主动负债业务品种,促进主动负债形式的多样化。下一步,中小银行需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和流动性管理水平,实现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价格适当,合理确定同业存款的额度和期限结构,重点关注费用低、利差大、流动性强的负债项目,适当参与金融市场业务。

  事实上,不久前刚刚推出的同业存单已经为在同业市场相对活跃的中小银行打开了一条提升短期流动性管理、降低短期流动性风险的通道。而随着未来同业存单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通过将线下交易转为线上交易,同业业务的透明度及规范性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由此可以更清晰地计量资产负债的边际成本、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效率。

  另外,曾刚也表示,鉴于国内不同类型银行的资金面情况差异较大,根据自身能力“因地制宜”发展更为重要。

  “从中长期来讲,国内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市场资金并不是没有成本的,而且其阶段的波动性会让一些潜在的风险浮出水面。银行需要全面审视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风险,建立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业务发展模式。”曾刚说。杜冰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