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金融需要“接地气儿”

2013年12月24日 11:2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犹如一股迅猛的飓风,其强劲的发展态势使银行不得不去正视。业内专家称,迎战互联网金融正是转型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金融的“地震风暴”中,银行正在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蜕变。那么,过去的一年,银行迎战互联网金融,各家有哪些招数,而进入新的一年,银行迎战互联网金融是否会有更大的突破?

  差异化战术

  2013年被业内认为是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第三方支付渐趋成熟,而银行试水互联网金融的版图正逐步浮现。

  目前,大部分银行进军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是直接推出电商平台。在2013年,除了建行原有的“善融商城”更加成熟外,交行也正式推出“交博汇”,工行研发了“融e购”,中行宣布将推出“中银易商”,民生电商筹备“合一行”。

  作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建行善融商务平台在2012年8月上线,这一电商金融平台涵盖企业商城(B2B)、个人商城(B2C)、房e通三大业务板块。在金融服务方面,将为客户提供从支付结算、托管、担保到融资服务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据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善融商务”自今年1月18日正式运行至11月底,注册会员已接近200万,交易额也达百亿元。紧随其后,2013年3月中信银行推出金融商城。通过中信银行商城,用户可以像在淘宝网购一样购买金融产品,不仅如此,投资者还可以在网络世界享受专业理财师的顾问服务,赴美国签证费可以网上缴纳,信用卡、贷款也可以网上申请。

  当然,其他形式的参与也在进行。招商银行开发的“e+稳健融资项目”以金融巨头之“尊”,开始杀入P2P这个草根金融的领地。记者观察到,在招行“小企业e家”网络平台上,除“投融资”一项外,还有“商城”、“商机”及“e+俱乐部”等栏目,其中有“求购”、“供应”的供需方信息发布,企业商品展销,交易产品涵盖了从办公软件、网络传真到珠宝茶具等商品的撮合交易。业内人士指出,这表示招行意在打造B2C平台,全面进军互联网金融。

  此外,2013年6月下旬,中国农业银行成立“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这表明,在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冲击之下,传统银行业界的“大腕们”,开始审视、反思,并大幅度调整。

  作为年末的压轴大戏,工行电商网站“融e购”千呼万唤终于有了结果,据悉经过其内网上线测试之后,“融e购”将于2014年1月对外开放。记者在其网站页面看到,目前“融e购”入驻的商家并不多,品种也有限,但该产品的上线,无疑意味着这家实力雄厚的银行正式被裹挟入“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

  构建新金融生态平台

  互联网金融时代,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金融业“大佬”已经笃信互联网不得不做。不过如何做大家显然没有统一战略。相关研究人士表示,电商和P2P平台是商业银行做出的积极尝试,但这条路非常艰难。以电商平台为例,企业客户都希望把店开在人气最旺的商圈,而阿里巴巴、淘宝在点击量和客户群上占有绝对优势,在这点上,可以说银行开电商不具备优势。

  那么,2014年,更“接地气”地促使银行互联网金融落地似乎仍是难题,作为银行界应对互联网金融这一趋势的有效措施,原招行行长马蔚华曾多次公开呼吁银行业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改造自身。

  对此,中国网上银行促进联盟秘书长曾硕表示,在互联网金融的命题中,互联网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渠道或者一种手段,而应该是构建全新金融生态的平台。曾硕参与搭建了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超过100家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他所倡导的“互联网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在核心精神上一致。早在2010年,曾硕就曾提出互联网银行概念,曾硕认为互联网有三个商业特性:聚合、撮合、信息沉淀,传统的网上银行无法做到这三点,而银行如何更多地利用这三个商业特性,而非仅仅将它作为技术手段拓展自己的业务,从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是“互联网银行”的应有之义。

  曾硕认为,从“网上银行”到“互联网银行”,意味着网银将从封闭的自助通道拓展为依托于互联网的开放的金融服务平台,从系统走向生态。互联网银行将打造一个完整的、可以独立运营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单元,具有自有运行机制上的自我生长的能力。它将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构建开放服务,打造社会化金融服务平台,与社会化资源充分糅合,将银行利益与用户利益结合在一起,互联网银行将充分融入互联网生态、融入生活场景、融入商务服务过程,真正实现“随心、随行,服务就在身边,金融服务生活”的核心理念。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