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收益率“价格战”打响 变相补贴涉嫌违规

2013年12月24日 15:4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临近年末,理财市场硝烟再起,这一次,由于互联网金融加入,打起了一场更为激烈的“价格战”。但是,这种“价格战”是不是理性的?对金融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恐怕需要问一问。

  打响收益率“价格战”

  年末都是资金紧张的时候,近期拆借利率急剧走高反映了这种市场状况。于是,各金融机构为吸引资金,近期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急剧走高。

  据有关统计,上周(12月14日-12月20日)103家银行共新发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787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69%,环比上涨13BP。从收益率分布来看,收益率超过6%的产品进一步增多,市场占比增至三成。

  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加入了这场理财市场大战,而互联网金融采取的手段就是电商对付传统商业的办法——“价格战”。电商的“价格战”,是把商品价格往下降,而理财市场的“价格战”是把收益率往上抬。

  近期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基金产品收益率更高,普遍要抬到8%的水平。如百度近几天推出的百发,收益率为8%;数米网推出的一款货币基金持有一个月年化收益可达8.4%—8.8%;天天基金网推出的一款货币基金,加上红包奖励,最高可以达到10%。

  变相补贴涉嫌违规

  收益率高当然有吸引力,但是,货币基金真的有那么高的收益率吗?

  其实,目前眼花缭乱的高收益率产品中,并非都真的靠投资收益获得这么高的收益率,而是一些“盘外招”,很多公司搞的是变相补贴。尽管互联网金融推出的这些产品并没有明确说明怎么获得高收益率,但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给客户活动奖励费,增加收益率;一种是平台公司自己也购买产品,然后将自己的收益回馈给客户,从而推高收益率。这种方法相当于公司投入广告营销费,只是直接给了投资者,主要目的是赚取眼球,获得客户。

  然而,这种做法却涉嫌违规。按有关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基金产品不能宣传预期收益率,不能采取抽奖、回扣或者送实物、保险、基金份额等方式销售基金,而现在一些变相补贴收益率的做法显然是违反这些规定的。

  出格做法扰乱市场

  更大的问题是,这种做法可能搞乱市场,因为购买产品的投资者并不知道这些变相补贴的做法,以为真的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那么高。那么,其他一些收益率低的产品可能没有市场,不得不抬高收益率,而这种不控制风险的胡乱投资,可能带来金融风险。

  此外,收益率“价格战”可能进一步抬高市场整体资金成本,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但结果是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实体经济能不能承受这种高成本?申银万国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以目前平均资金成本7%计算,大约有半数行业还可以承受,其投资回报率超过资金成本,但另一半行业投资回报率已经低于7%,已经无法承受目前的资金成本。如果资金成本继续走高,那么,对实体经济必然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互联网金融在理财市场掀起的这场“价格战”对金融市场并无好处,这种乱象该管一管了!  连建明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