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银行业十年:技术性破产到利润过万亿(3)

2014年01月07日 09:0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2005年,《中国经济周刊》以《中国银行改革很行?》为题分析关于人们怕“狼”心态。文章称:“外资进入就好比‘狼’要来了,国内的银行无论从核心竞争力还是服务理念上都像是一只绵羊,把狼放进来,羊就该遭殃了。”因为从2006年12月开始,外资银行将被允许在中国的任何城市向中国的任何老百姓经营人民币业务,为他们存款、贷款,为他们理财,成为中国居民享受银行服务的又一新选择。对于新兴的中国银行业来说,这个挑战充满了强烈的刺激。

  2005年年底,已经有11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在上海等18个城市经营人民币业务,其中61家获准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13家外资银行获准在华开办网上银行业务;24家外国银行机构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业务。外资银行规定范围内经营的业务品种已超过100种。

  然而到了2010年5月,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42家外资银行高管调查报告显示,外资银行在华扩张初显烦恼。银行业对外开放3年后,在日渐增大的竞争压力和监管力度下,外资银行的情绪日益敏感。外资银行在华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称, 2006年12月,当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候,在外资银行面前,中资银行就像是“小学生”。3年时间过去了,中资银行首次被外资银行视为可畏的竞争对手。

  2011年,正值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6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周刊》通过对渣打银行、法兴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中国区负责人的专访推出了系列报道《外资银行在中国》。

  报道称,截至2011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资产已从零增长至超过万亿元。如今,面临着监管、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战略问题,外资银行不仅要思索“全能银行”是否还能在全球延续,更要直面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林清德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坦言,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尤其是2006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之后,意味着更多的参与者进入中国市场。新的外资银行来到中国,你会发现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各机构人才的供应储备。因此,对渣打来说,当时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

  德意志银行(中国)首席运营官卢睿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坦言:“尽管中国在入世后,监管部门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正逐渐取消,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金融业仍然是最为谨慎的。”卢睿坦言,德银的全球业务线都有一种迫切来到中国开展工作的愿望,“而目前我们只能通过在相关业务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来开拓市场,作为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机构,我们乐见于本土机构和国际性金融机构能够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而这些将有利于市场的成熟发展。”

  法兴银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张永光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法兴银行在进入中国的30年中,始终以“简单的、全面的、对客户有效的产品服务于中国市场。对于中国客户的需求,我们可以利用全能银行的优势和全球资源去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

  如今,离上一轮启动划时代的国有银行改革已经10年,离中国第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上市已近8年,同时,中国金融业“三驾马车”分业监管体系建立亦已10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背负130万亿资产总额的中国银行业和日渐让人熟悉的外资银行,对他们而言,2014年,将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既是过去10年的终结,又将是下一个10年的起点。

  可以预见,进入2014年,站在新一轮政经周期的起点,“改革”依然将成为关键词。在中国发生的银行业的故事依然会持续精彩。

  记者手记

  旁观者的乐趣

  刘永刚

  做财经记者最有趣的就是能见到很多有趣的人,听到一些有趣的事儿。

  一个场景。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小组讨论会上,各位委员纷纷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归结为银行嫌贫爱富,并最终导致多数企业只能选择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更有委员直言,地下钱庄这种灰色地带现在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不仅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更给社会造成了众多不稳定因素。

  “嫌贫爱富”,说的是银行;“无人管理”指的是监管机构,一时间,场内气氛颇为紧张。 

  此时,端坐在场内一直沉默的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终于忍不住了。他拿起话筒向在场的委员说,实际上,银监会从来没有任何提示,让银行在放贷的时候戴上有色眼镜对待中小企业。但从银行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是正常贷款的3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自然积极性不高。

  会后,有银行行长说,刘主席已经尽力了,大家不要再逼他了。在我看来,一句尽力,让刘明康释然。

  10年间,银行业走出了它本应走出的脉络,它们的领导者也渐渐融入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环境,而我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银行业的巨变。对于我来说,10年最大的收获便是用新闻人的眼光看到了他们的痛楚,以及他们应对痛楚的方法。或许,这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最大的乐趣。 刘永刚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