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邮储银行解读一号文件:农村金融业务含“金”量高

2014年01月23日 19:0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今天,邮储银行召开了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暨推进“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座谈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含“金”量更高,涉“金”内容占据篇幅也更大。

  日前,《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表示,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关注“三农”问题,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做好“三农”工作的决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含“金”量更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日趋多层次、多样性

  《意见》除了强化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之外,还明确提出“支持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等改革条款,全面构建出了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农村金融改革中,抵押物问题的解决是关键。《意见》指出,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此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将农民家家都有的土地经营权,变成普惠金融服务的“信用证”,无疑增加了农民的致富渠道。这是保障农民财产权利、促进农村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抓手,也是更好地保障农民的金融权利、使他们获得发展资金的重要举措。

  农村金融风险分散、补偿和转移机制进一步健全

  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且范围广泛,风险损失率高,有效防范和化解支农服务风险是实现农村金融商业可持续的前提。《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包括:提高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扩大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互助合作保险以及推进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等。随着农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逐步降低,金融资源流向“三农”的正向激励效果将会逐步显现。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村乡土社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朴素的基于农村简单社会关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渐失去效力。当市场失灵之后,政府“看得见的手”要责无旁贷地进行干预。《意见》中提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移风易俗,培养良好道德风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随着乡村治理机制改善,信用环境建设范围拓展,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将会指日可待。

  农村金融服务的杠杆效应日渐显现

  《意见》针对农业经营体制,提出了一系列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涉及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农场、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整体来看,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趋势日渐显现,产业化龙头企业将日渐增多。这样通过“产业联动、以大带小”,金融机构在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资金供应的同时,将会带动产业链条上的农民致富和小微企业发展,放大金融服务“三农”的效果。从而发挥巨大的杠杆和扩散效应。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副行长邵智宝、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刘志军、三农金融部总经理韩四喜、消费信贷部总经理王蓉晖、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刘存亮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赵志刚均参加此次座谈会进行讨论。(罗知之)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