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房企控股银行成常态 昆仑银行模式需警惕

2014年02月24日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近日,广州市大型国企越秀集团宣布正式完成对创兴银行的收购。截至发稿,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万科、绿地集团、北京城建投资在内的数十家房企将触手伸进了银行业。这种产融结合的模式从来都是两厢情愿,然而,从当年的中石油到现在的房产大佬,对银行的执着似乎隐藏着什么,越近越模糊。

  参股银行成房产企业标配

  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狂热由来已久,早在1996年,香江集团就就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先后参股广发银行、广发证券、广发基金、广东南粤银行、天津银行。而作为回报,也确实可以用暴利来形容,作为广发银行的发起股东之一,香江集团拥有的5000万股广发银行股权,成本仅6000万,短短数年,在花旗集团欲收购广发银行时,这5000万股权增值部分超过4亿。

  随着股市的起起落落,银行股也经历了破净的困难时期,但是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房企追逐的脚步。2012年6月,交通银行成为首只跌破净值的银行股,其他15只银行股也难言乐观,普遍市净率都已跌至1.5倍以下。同年,新华联间接参股长沙银行,不到一年时间账面获利超亿元。

  而在去年,万科耗资逾30亿港元认购徽商银行8.83亿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本的8.1%,成为拥有话语权的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其也成为了首宗纯房企控股商业银行案例的主角。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曾多次表示:“房地产说到底是金融问题,将来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几千亿的融资平台,你只是一个打工的。”而如今王石可谓平台在手,融资不愁。

  受制于两参一控的规定,即同一股东入股同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超过2家,如取得控股权只能投(或保留)一家。房地产大佬大多走了万科的“土豪”道路,如绿地集团也选择控股盘锦商业银行而不是参股。

  “目前上市房企中有30多家企业涉足金融领域,这个数字还趋于保守,在地方由于巨额的资金往来,房企与银行合作的关系如同不能说的秘密”,业内人士表示。

  你侬我侬 房企银行需要双赢

  虽然房企和银行情意绵绵,但在实际情况中,房企的主动性要高于银行。从银行的角度来说,财团大股东向来都不缺乏。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认为,联姻并非单纯的以银行贷款为目的,市场中信托的融资成本为12%-13%,房地产基金的融资成本一般是18%甚至更高,银行长期贷款的融资成本为6%-8%。但如果单从募资成本而言,国内银行贷款并无太多优势可言。房企参股银行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搭建完整的地产金融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与存量客户的互动和黏性。

  上述观点也得到了银行业内的赞同,某上市股份制银行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很多银行开始做商圈贷,也就是不再以一家企业为放贷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产业链。现在房地产企业也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参股银行后可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一些融资支持。

  万科内部会议记录显示,万科的合作对象包括8000家建材供应商及承包商,其中5000家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进行融资时很多需要万科的支持,而银行股东的身份将能让万科提供一些渠道来源

  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来看,地方城商行往往是被房企选中的对象,往日默默无名到骤然改头换面,傍大款的正影响自然是资产规模、存贷款数据的提升,业绩向好也能带给股东丰厚的收益。

  “强强联手,自然希望双赢的结果,不过城商行的背后大多是地方财政部压阵,引进房地产集团固然是很好的资金支持,但是可以想象,房地产巨头为了话语权会让本身平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业内人士分析说。

  谁将成为第二个昆仑银行

  提起昆仑银行或许很多人印象不深,但说道中石油却是人人知晓。对于中石油而言,昆仑银行更像是自身庞大的管家。作为“自己人”,昆仑银行自然也得到了中石油无微不至的关怀。

  例如,中石油通过新疆油田公司多次下发文件,要求下属企业代发工资业务、上下游关联企业结算账户、基本户在规定的日期前全部转移到昆仑银行,不在昆仑银行开户就拿不到油田市场准入证。

  当所有资源倾斜于昆仑银行时,问题就到来了,中石油期望将所有业务落在昆仑银行,但是昆仑银行并没有大行的运作能力,“坦白的说,就是消化不了”业内人士表示。

  纵观现在房企银行的产融结合模式,与昆仑银行案例不无相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银行大多规模较小,房企作为大股东话语权较强。随着时间轴的延伸,企业与银行的捆绑将越来越紧,在中国现如今的金融环境下,第二个昆仑银行出现并“被迫听话与兜底”似乎可以预见。

  华尔街“黄金眼”罗杰斯就十分不赞同房企注资或者收购银行的行为,他认为从西方过去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房地产企业控股银行不是一个好的操作方式,最好的方式是银行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他明白中国的房企为什么会如此热衷收购银行,但他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的许多企业效仿通用电器标榜的产融结合模式太盲目,简单的股权结构不能创造增值,甚至可能由于金融部门的高杠杆风险而拖累产业部门。

  或许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央企的话总结这一切更为合适,“老老实实干你的本行、干实业,不要东张西望”,因为“辛苦钱可靠”。毛宇舟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