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系基金迎战“宝宝” 工银瑞信借道“超车”

2014年02月28日 13:5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面对余额宝、理财通等各种“宝”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凶猛攻势,最近,银行系基金纷纷出手。这其中工银瑞信基金借力母公司工商银行接连发力,在市场引起了不小轰动。

  业内人士称,银行系“宝宝”“卖点”突出,因为银行比互联网企业在投资和风控方面更胜一筹。银行系“宝宝”不仅为银行吸引来新的客户,同时也为原有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所以就其自身来看不会对银行活期存款带来太大的分流影响。

  借工行“产宝”大打安全牌

  在今年1月份,工银瑞信基金就借道工行推出了“薪金宝”和“天天益”两款产品。

  据介绍,工银薪金宝是专门为工行客户定制的现金管理工具,购买了工行“薪金宝”,其实就是投资了工银瑞信的薪金宝货币市场基金。1月21日,工银瑞信薪金宝在工行渠道发行,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14年1月24日,后于1月23日提前结束募集。基金合同于1月27日正式生效,募集规模成功突破百亿,达109.19亿元。

  该基金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都为零,采取“每日分配、按日支付”的收益分配方式,首次认购或申购最低起点为100元,追加认购每笔最低金额为1元,支持T +1日赎回到账。由工银瑞信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连续两届入选“亚洲各地区最出色固定收益投资人”的明星基金经理杜海涛亲自挂帅,其管理的“工银货币”基金在2013年度以累计收益4.38%摘得货币基金A类(52只)业绩冠军,曾多次获得“金牛基金”荣誉称号。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在基金规模等指标方面与余额宝暂时还有一定差距,但工银薪金宝大打工行“信誉”牌,意在安全性上与互联网“宝宝产品”一较高下。

  在工银薪金宝推出不久之前,工银瑞信已联合工行浙江分行推出了名叫“天天益”的类余额宝产品,背后与工银瑞信货币基金挂钩。“天天益”只能通过工行网银和手机银行两个渠道购买,目前仅限浙江地区客户,1元起购,整元购买;支持24小时购买和赎回,赎回资金实时到账,而且每天的最高买入和赎回金额上限远高于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高达3000万元。

  据媒体援引银行人士的分析称,杭州是支付宝总部所在地,杭州、义乌等地的贸易商户多数是支付宝用户,这两个因素导致余额宝对当地银行存款冲击较大。因此,浙江工行提出了开发银行版支付宝的计划,而此时作为货币基金传统劲旅的工银瑞信正好有迎战天弘基金的想法,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新媒介开道多渠道输血

  除了借力工行推出新产品之外,工银瑞信也对自己的货币基金进行了改造升级,利用手机、微信等新媒介,通过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来弥补单一渠道的不足。

  早在2012年5月份,工银瑞信在对旗下工银瑞信货币基金进行包装的基础上,推出了自称“闲钱管理利器”的工银瑞信现金宝,相比于普通货币基金T +2到账来说,工银瑞信现金宝一上线就实现了取现T +1到账,并且通过现金宝申购公司其他基金费率享受4折优惠。

  2013年3月份,工银瑞信现金宝已经可以实现取现T +0到账,实时划款。直销网站赎回最快1秒到账,当天赎回、当天划款。单笔赎回下限100份、上限50000份,单日赎回累计上线20万份。

  2013年6月份实现手机WA P网站、电话委托充值。2013年7月份实现工行卡7×24小时随用随赎,单日赎回累计上限也由20万份升至100万份。

  2013年9月份以后,先后实现通过手机现金宝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充值、取现,个人单笔最低申购、追加、赎回金额/份额也由1元/份降为0.01元/份。工银瑞信现金宝还于2013年底开通了基金直销电子自助交易系统“工行信用卡还款”业务,投资者可通过赎回工银货币的资金偿还工行信用卡账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升级的半年时间内,工银货币基金的规模经历了一个飙升的过程。工银货币去年业绩报告显示,该基金去年6月底的规模为75亿元,到9月底时,规模暴增至为234 .32亿元,而去年底规模已增加至242.83亿元。而这期间也正是余额宝上线,受到市场热捧而规模猛增的时候。

  银行系“宝宝”分流活期存款有限

  作为银行系基金的龙头公司,工银瑞信通过挂钩自家货币基金力推“宝宝产品”已非个案,这也引起了业界对银行系“宝宝”分流银行存款的担忧。

  近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1月份人民币存款罕见减少9402亿元,而在上周,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已超万亿。截至2月14日,对接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基金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

  面对活期存款的不断流失和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强大的“吸金”能力,商业银行也开始反击,掀起一波存款保卫战。自2013年下半以来,已有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民生银行也将于近期携手民生加银、汇添富两家基金公司推出“如意宝”。

  分析人士称,互联网理财产品多数与货币基金挂钩,货币基金最重要的投资方向是银行的协议存款。而银行做类余额宝的产品,也是为客户的散钱理财,相当于把一部分“活期存款”口袋里的钱转移到了“协议存款”的口袋里,成本上涨了几十倍。

  曾有非银行系基金公司高管称,银行做类余额宝的产品无异于向自己非常看重的活期存款开刀,是在“革自己的命”。但多位业内人士称,相比银行百万亿级的存款规模来说,货币基金规模并不大。此外,出于业务条线对存款过于看重的考虑,银行方面也在拿捏部门之间的微妙平衡。目前,未见银行对“宝宝产品”大肆宣传,其规模占整个货币基金的规模比例还很小。所以,对银行活期存款的分流作用有限,还不足以革到自己的命。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