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债务压力带来“挤出效应” 信贷结构如何优化

2014年03月03日 09:13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去年我国信贷结构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2013年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获得更多支持,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增量均高于上年。2013年末,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涉农贷款3.39万亿元,同比增加3806亿元。

  2014年,央行将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平稳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管理通胀预期、抑制杠杆率过快上升都有积极作用。业内专家认为,如果结构存在问题,总量政策的效果也会打折扣。在流动性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

  债务压力带来“挤出效应”

  信贷结构的变化,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过从目前信贷结构看,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我国长期贷款占比仍然较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信贷占比快速上升。央行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1.7万亿元,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占比达51.6%,比2012年高16.5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以中长期贷款为主与财务软约束部门密切相关。一些财务软约束部门资金需求量较大,占据大量信贷资源,部分颇具活力的中小企业仍在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债务压力已经产生了非常强的‘挤出效应’,”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去年信贷数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均居高位,但是如果把债务扩张率剔除掉的话,会发现企业的融资还是非常困难。而且其中有“以大欺小”的状况,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获得融资相对容易,中小企业融资要困难一些;大部分银行的中长期贷款贷给了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占用大量存量贷款资金,而先进制造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资金难度较大。

  财务软约束部门对利率敏感性较低,它们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在占用信贷资源的同时,推高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去年12月,非金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比年初上升1.9个百分点,后者与实体经济短期融资密切相关。“较高的利率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影响其经营效益和活力”,银河证券银行业研究员李凯说。

  造成目前信贷结构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型银行的风险评估机制相对单一,更倾向于以融资主体的资产实力来决定信贷资源配置。李凯认为,融资平台的基建项目有地方财政进行担保,能获得较大的信贷支持力度。而小微企业抵押品比较少,信用成本又较高,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比较谨慎。

  从供需入手“优化增量”

  有关专家认为,要解决目前信贷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两方面“优化增量”。

  从需求方面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只有彻底改变政府部门包括国有企业的财务软约束的问题,才能真正让市场在资金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信贷资源配置过程中防止“劣币驱除良币”,需要建立借贷主体的财务硬约束机制,提高其对利率的敏感度。

  此外,信贷结构优化还需从公共债务的管理模式入手。连平认为,首先要完善公共债务的管理模式,如地方政府如何举债、债务如何管理等,这关系到未来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期限结构、客户结构等。日前,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将积极推进市政债的市场技术准备等相关工作,拓宽城市建设市场化融资渠道。

  在供给方面,需要鼓励金融机构完善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使其在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的基础之上调整信贷配置,逐渐摆脱以往“拼规模、垒大户”的粗放经营方式。李凯认为,小微企业是经济中颇具活力的主体,小微贷款的利润也比较高,将来银行肯定会对小微贷款越来越重视。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银行已在创新发展小微贷款业务,比如由抵押变为连带责任担保、信用担保,并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过程中,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来评估小微贷款风险等。

  另一方面,继续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则将能有效“盘活”信贷存量。有关专家认为,将银行的贷款“打包”发行标准化的证券产品,并在资本市场上流通交易,这可以在不额外增加信用的情况下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能力,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