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叔不识贵金属风险 规范交易亏七成

2014年04月16日 09:12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新成立商品交易所淡季仍“井喷” 业内人士提醒要在官方平台上操作

  投资贵金属

  “我就是不走,你们不赔我亏损的钱,我今天就在你们这里睡觉了!”在珠江新城某贵金属公司,投资者、广州市民王叔坐在前台地板上,如是抱怨说。他告诉记者,他去年参与了现货白银交易,4个月里5万元亏得只剩下了1.5万元。他认为销售人员当时没有说清楚风险,而他向销售人员“讨说法”未果,就直接来公司总部“协商”了。

  不过,王叔的经历与记者多次报道的“黑金”疑似诈骗案不同,并非企业篡改系统、恶意欺骗导致投资者损失,而是王叔自己操作失误、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亏损。

  文/记者井楠

  2014年春节长假后的三个月来,国际金属、部分大宗商品的价格连续回暖,中国内地新成立的商品交易所均有长足进步,交易量成倍大幅增长,会员数量大幅增加。

  但随之而来的投资者投诉案例也迅速增多,风险意识较低的投资者操作技能有限,仓促入市后损失连连。而大额系统建设投入、“山寨”交易所抢生意、坏信誉,更为新办规范型投资企业带来了诸多的烦恼。

  专业人士建议贵金属、商品交易的企业,除了规范经营,还应高度重视投资者教育,不是什么投资者都可以“拉”入“杠杆”交易的。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专业、专一的经营方式要比多元、肤浅的跟风经营更具优势。

  新交易所 逆市交易量增3倍多

  记者了解到,“痛并快乐着”可以概括内地新成立(过去2年)、中小规模商品交易所的现状。“快乐”有目共睹,在政府大力构建多层次大宗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开放期货行业的过程中,企业套期保值需求、散户投资需求大幅度增长,过去的1年时间里,该类交易所的交易量增长迅猛。

  本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与广东纸浆交易所两家企业。适逢春季商品需求淡季,两个新平台的交易却逆市大增。前者目前的单日交易量高达4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3倍有余,成立不足1年半,已发展成与天津贵金属交易所等老牌企业分庭竞争的国内主力平台。

  而广东纸浆交易所是由国务院部际联席会、商务部审查通过的平台成立刚过1年,每日交易量已经达到10亿元。已发展成为国内纸浆行业唯一的大宗商品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纸浆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之一。

  然而,对于类似交易所来说,发展过程中的“痛苦”也是与日俱增的:资金匮乏、投资者(或存在)过度维权、竞争压力逐步增大,成为类似交易所无法避免的难题。追根溯源,类似中小规模交易平台均是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背景,资金窘迫、社会关系欠缺、经营经验不足,与“官办”央企背景平台并非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上海的交易所都是躺着收钱的,由于资历老、已有客户多,他们不用做系统建设,也不做服务与维护,甚至不用去拉客户,都能平稳经营。而我们新成立的交易所是背沙袋经营的,高管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是时间不够用:系统维护、研发新品、品牌推广,还要应对顾客投诉,感觉苦不堪言。”广州华浦贵金属交易公司的谢春总经理如是感叹说。

  调查分析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新成立商品交易所散户会员量和交易量大增,但因其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投资者在类似的新建平台上操作交易仍有一定风险:

  投资提醒一:“山寨所”违法行为搅乱市场

  记者了解到,自从国务院38号文在2012年年底“被收尾”之后,“山寨”的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威胁着规范交易所的生存。

  据广东省黄金协会初步统计,未经国务院、地区政府批准成立的贵金属、商品交易所,目前全国已超50家,拉走大量规范经营交易所的潜在客户,对其后市业务拓展形成负面作用。而由于相当数量的市场投资者不会区分平台真伪,“山寨”交易所也给规范交易所带来了名誉上的负面影响。

  恶意刷单、篡改系统、卷款逃逸,类似“山寨”交易所经常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在部分投资亏损的市民心目中,也将其混淆为规范型交易所的行为。

  投资提醒二:系统建设投入大带来沉重负担

  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总裁张炯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系统建设方面的投入已经超过了4000万元,去年所赚的利润基本耗费在了这个方面。”

  广东纸浆交易所在2013年的系统维护中也投入了超过3000万元。而据记者了解,对于内地城市的一些小型交易所,2000万~5000万元已经超过了该企业的全年利润,巨大的投入为企业带来沉重负担。

  投资提醒三:散户缺乏风险意识投资盲目

  近两周里,随着黄金价格的再次回落,贵金属公司中投诉亏损、吵闹赔钱的投资者增多。

  记者亲临现场,采访了三位年龄超过了45岁、文化程度有限的市民。据三位投资者自述,缺乏投资风险意识、盲目做多与止损不及时,是其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

  业内观点

  老人别做杠杆交易

  广东省黄金协会名誉会长徐静幽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投资者风险教育,应是目前交易平台经营的核心内容。

  该协会多位专业人士一致提醒,风险承受能力低、收入有限、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投资者,不是贵金属杠杆交易的目标客户群;交易所发展客户时,也不应对这部分投资者夸大宣传、盲目“拉客”。记者了解到,广东贵金属交易中心就已明确规定,自然人开户必须在18周岁到60周岁。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傅晓霞教授认为,多元经营思路适合大型交易所。

  傅教授与广大学者认为,对于规范经营的新办交易所,政府部门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与支持;但对于非规范经营的“山寨”型交易所,诈骗行为一经发现,应该坚决打击。

  要有“止损”意识

  广东省黄金协会副会长朱志刚提醒,对于贵金属投资,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上市的贵金属产品,才是规范交易产品。而其他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均应被省级主管单位批准,直接受商务部监管。

  投资者首先应有充分的风险意识:入市投资贵金属、大宗商品,均有涨跌风险;期货、T+D类产品具有杠杆放大功能,属于高风险投资产品。再者,操作类似产品,“止赢”与“止损”同样重要。

  广东国矿经营有限公司的陈志豪建议,对于2014年的低位盘整格局,半仓操作、逐步建仓,也可拉低投资成本、有效规避风险。规范交易平台出现系统漏洞的概率非常低,一旦出现、导致投资者损失,可直接找平台赔偿处理。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