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大增 纾缓“去杠杆”阵痛

2014年04月28日 09:0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当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以2.07万亿元的数字映入人们眼帘时,很多人大吃一惊。要知道,这个数据是2月份9387亿元的两倍多。

  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2.58万亿元;2月份,9387亿元;3月份,2.07万亿元。如何看待今年前3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大增大减?

  在分析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时,我们发现,每当“稳增长”走上前台,社会融资规模就会显著增长;每当“调结构”成为政策主基调时,社会融资规模就会明显减少。这似乎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紧随政策变化而起伏,其间并无规律可循。

  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无论社会融资规模月度间出现怎样的起伏跌宕,中国经济都聚焦于经济再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坚定地行走在“去杠杆”的道路上,让经济摆脱信贷过度膨胀、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局面,这便是贯穿在社会融资规模看似变动无常表象下的真相。也就是说,作为“克强经济学”三个重要“支柱”之一的“去杠杆化”,从去年至今,一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既然没有变化,那该如何理解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增大减?“大减”,可以解释为“去杠杆”,“大增”呢?答案是,为了缓解“去杠杆”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的阵痛。

  道理并不复杂。“加杠杆”总是快乐的,“加杠杆”

  意味着增加负债,扩大投资,意味着可以甩开膀子,大干快上;“去杠杆”总是是痛苦的,“去杠杆”意味着信贷紧缩,意味着负债率高的企业,资金链会高度紧张,甚至出现债务违约。当“去杠杆”成为“克强经济学”重要一极并贯穿于政策始终时,人们发现,不久前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金融产品违约问题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承认,“个别情况难以避免”。这表明,一直以来的刚性兑付神话将开始打破,管理层越来越倾向于让一些必定要发生的违约事件,顺应市场力量,让其自然发生,以强化市场纪律的约束,端正产品发行者和投资者的行为。

  负债率高的企业,在“去杠杆”过程中出现违约确实“难以避免”,超日债违约便是一例,但显然不会是最后一例。现在的困境在于,过去5年间,中国的杠杆率不断抬升,以至于非金融企业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从2008年的约85%升至今天的约120%;私人部门贷款占GDP的比例,从2007年的115%暴增至193%。此外,2010年底,地方政府直接承担偿还责任的有6.71万亿元,到2013年6月底是10.9万亿元,两年半的时间增长了62.44%;2010年底,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2.34万亿元,2013年6月底是7万亿元,增长了299%。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总额高达17.9亿元人民币,每年为债务支付的利息就占到GDP的17%。

  微观经济体中,房企的杠杆率更是高得吓人。数据显示,到2012年年底,全国房地产企业的债务杠杆率高达75%,负债总额高达26.5万亿元。而由于政府收紧了对房企的银行贷款,很多企业不惜高息借贷,以信托、理财产品、海外发债等方式筹措资金。到去年四季度,资金成本的陡然升高已令房企苦不堪言,以至于浙江奉化的小型房企兴润置业因为难以卖出房子偿付债务,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同样负债率高企的还有钢铁企业。中国钢铁协会最新报告指出,目前国内重点钢企的总负债率在70%左右,已进入高风险区域。国家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显示,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华菱钢铁这七家规模最大的钢企,负债总额达1.3万亿元。钢企如此,其他资源类企业也不例外。

  不仅杠杆率高,最要命的包括信托贷款和公司债在内的很多负债,都集中在今年偿还或兑付:2014年第二、三季度是城投债和信托集中兑付的时间。交行金融研究中心一份报告称,2014年城投债将迎来近3500亿元的兑付高峰,尤以3、4月份到期量最高;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10.9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中,2014年到期需偿还的占比21.89%。这意味着,在偿债高峰到来之际,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去杠杆”的节奏,一旦货币政策收缩过紧,社会融资规模持续萎缩,“去杠杆”动作过于猛烈,将会引发全社会流动性紧张和债务违约风潮,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基于此,人们发现,今年以来,货币当局并没有简单关紧信贷闸门,而是通过公开市场灵活收放流动性,让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在合理适度的规模。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