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宝宝”收益率跌破5% 银行理财夺回失地恐有限

2014年05月13日 10:28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随着收益率跌破5%,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基金“宝宝”们的高收益外衣逐渐失去光芒。那么,银行理财产品能否从“宝宝”们手中夺回阵地?投资者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收益纷纷“破5”

  5月份以来,随着国内市场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由互联网企业和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集体走低,4月份时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在5%以上的“宝”类产品如今纷纷“破5”。

  截至上周日(5月11日),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微信理财通对接的华夏财富宝、苏宁零钱宝对接的广发天天红和汇添富现金宝、百度百赚对接的华夏现金A,以及新浪微财富存钱罐对接的汇添富现金宝,这几只主流的“宝”类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均跌至5%以下。不禁让投资者怀念起“宝宝”们收益率在5%甚至6%以上的日子。

  众所周知,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与市场资金紧张情况有很大关系,当流动性紧张时,收益就会走高,因此,“宝宝”们的收益率在春节和第一季度末时显著高企。而春节后资金回流银行体系,再加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当下资金面比较宽松,“宝宝”们收益率便集体走低。

  另外,尽管上周央行净回笼资金600亿,但机构普遍不认为5月至6月的资金面会出现紧张情况。而“宝宝”们依赖银行协议存款的投资习惯,则在短期内更难使得收益率反弹至6%以上。虽然协议存款这种“团购”业务使得基金公司对银行有较大的议价权,但最近协议存款的市场价格已显然走低。

  另一方面,视“宝宝”们为劲敌的银行开始松了一口气。随着“宝宝”军团收益率走低,投资者们势必会从收益率角度,考虑是否重投银行理财的怀抱。

  银行理财吸引力渐增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上周61家银行共发行了297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期限从最短的5天到最长的546天。其中,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有174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03%;3至6个月的有64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27%;6个月至1年有41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5.46%。如果不作投资期限、起息日等其他方面的对比,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宝宝”们占优势。

  以近期招行向金卡客户热推的几款短期理财产品为例,其中一款“招银进宝”系列理财产品的期限为52天,预期最高到期年化收益率为5.4%,主要投资于债券、存款、资金拆借及逆回购等。值得注意的是,几家银行又在母亲节前几天推出节日专属理财产品。银率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有3家银行发行了7款母亲节专属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4%。其中,建行发售的一款“乾元”系列母亲节专属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5.6%。可以看出,主流银行理财产品仍具吸引力。

  不过,上述节日专属产品的收益率虽高,但投资期限均比较长,灵活性较差,显然不能与快速赎回到账的“宝宝”们相比。其次,银行理财产品一般的起购门槛为5万元,而“宝宝”们大多1元起购,门槛超低。再者,每天早上打开手机查询一下“宝宝”的收益,已成了不少投资者的习惯,这与其说是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倒不如说是为了“好玩”。所以,收益率暂时失去竞争力的“宝宝”们在灵活性、投资门槛及客户体验上仍有优势。

  面对“宝宝”和银行理财,投资者究竟该如何选择?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表示,不排除“宝宝”的收益率在流动性紧张的季末时点会有新一波上涨行情,但目前它们收益下滑且低于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会使得部分对银行理财有购买力的客户回流银行。但是,对于可投资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投资者来说,“宝宝”货币基金还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证券时报记者 蔡恺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