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监管“组合拳”缓释平台贷款风险

2014年05月22日 09:43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规模持续增加,风险结构趋于复杂”——记者了解到,尽管监管层对金融机构介入地方融资平台三令五申,但今年以来,仍有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平台债务风险认识不清,盲目向其提供融资。

  日前,银监会在其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缓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

  平台贷款风险抬头

  “从一季度运行态势来看,平台贷款存在一定风险抬头的迹象。虽然具有潜在政府信用保证的平台贷款在2014年资产质量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但由于近年来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持续增加,部分地区平台贷款偿还大量依靠土地等非经营性现金流入,未来局部地区低层级平台还是有可能发生违约风险。”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许文兵告诉记者。

  尽管从2011年底开始,银监会就严格控制银行系统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但平台贷款的信用敞口仍在持续扩大。

  中国审计署去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偿还和担保责任的债务规模为人民币17.9万亿元,与2010年底的10.7万亿元相比,增加67%。其中,平台贷款在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占到40%左右。

  仅2013年上半年,全口径平台贷款就新增约4000亿元,超过2012年的全年增量(3228亿元)。

  由于平台贷款目前已经进入集中还款高峰期,面临着较大的中短期还款压力。且部分地方因地价、房价涨幅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地区平台、低层级平台,面临着更大的偿债压力。

  “无论是银行融资,亦或是BT(Build-Transfer)等其他方式融资,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几乎全部依靠建设项目周边的土地增值收益,而非建设项目自身的现金流。只有待建项目能够带来周边商住用地价格的大幅增长,融资平台才能通过卖出部分土地而偿还债务。”某大型银行湖北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他认为,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严重依赖于经营土地来确保债务偿还能力时,地方债务风险与土地价格就绑在了一起。土地价格波动,极易成为引爆地方债务风险的导火线。

  在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而土地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财政代偿风险已经开始隐现。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地方债务到期还款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约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50%。而同期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仅15%左右。

  “土地财政收入与还本付息规模的匹配程度出现背离,可能酿成局部的违约风险。”许文兵认为。

  长短策结合缓释风险

  面对近几年累积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银监会提出,要坚持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效机制相结合缓释风险。

  短期应对措施方面,对于今年到期的平台贷款,监管部门指出,银行要与融资平台、当地政府共同制定详细的还款方案,逐笔明确还款日期、还款金额及还款来源。各行要密切跟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营状况和到期债务的偿还进度,对不能按方案落实资金来源、可能造成还款违约的,要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置,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对于一些平台贷款占比较高、财政偿债能力和还款意愿较弱的高风险地区,以及盈利较弱、风险较高的平台项目,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要与平台加强协商,增加有效资产抵押,并视情况加大贷款清收力度,逐步实现信贷退出。

  长效机制方面,监管部门提出,要抓紧研究地方政府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指标的计算防范,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评级预警体系,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特定客户进行专门的信用评级和风险分类,科学设定平台债务风险的警戒线。

  业内专家提醒,长期风险隐患还应关注“债务后摊”风险。以湖北省一家县级城投公司为例,该融资平台的绝大部分债务来源于利率较低、周期较长的政策性银行,借贷周期长达6至10年,而偿债率不到4%,形成了由现任政府借债、现任政府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但却要由5年以后的继任政府偿还债务的“债务后摊”现象。

  “由于借债利率较低,融资平台并不急于还债,而把经营土地受益充入资本金后再投资。甚至会出现借债政府卖光了项目周边所有土地、还债政府却没有土地可卖的局面。因此,由于债务期限与借债政府任期的不匹配,出现‘债务后摊’风险隐患。”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只要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短期内融资平台爆发风险属小概率事件,平台贷款质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

  规范地方融资制度意义重大

  日前,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意见》透露,今年将加快构建地方政府性债务“防火墙”: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中央政府不断规范地方融资制度,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

  “此举在一定意义上有将平台公司推向市场的作用,平台贷款所蕴含的政府信用也将逐步降低。因此未来商业银行对平台贷款将更多地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平台贷款本身将更符合商业性的原则。”上述工作人员说。

  他认为,未来对一些有较强现金流支持的行业,如高等级公路、大中型城市的市政交通等,将继续得到贷款的支持,而其他行业的贷款需求则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