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众安10元高温险的互联网征程:赌博or创新

2014年05月28日 09: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8日讯(记者华青剑)“夏天到了,把气温念到37度,钱就来了!”这是真的吗?日前,众安保险推出了国内首款面向个人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众安37℃高温险,在今年6月21日到8月23日之间,如被保险人所在城市出现的37℃高温日天数超过合同约定的免赔天数后,每出现一个37℃高温日,保险人按照5元/天/份给付保险金,累计不超过100元/份。

  对于此险种,各方也是褒贬不一。有保险业人士认为,这是保险公司一次新的尝试,也是其应对互联网金融变革的一种尝试。不过,高温险的问世,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质疑,与去年推出的赏月险等奇葩险种类似,被指噱头大过实质。

  高温险覆盖30个城市 自动理赔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众安在线的高温险全称为“高温天气费用损失保险”,覆盖了北京、石家庄、深圳、福州等国内30个主要城市。投保人可通过众安保险天猫店购买,每人每份10元,最多投保99份。需要注意的是,此产品6月6日停售,保险期是6月21日至8月23日。保险销售期截止后,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退保。

  投保该产品后,在6月21日——8月23日,一旦被保险人所在城市出现37℃高温日累计天数超过约定免赔天数,则开始获得高温津贴补偿。超过免赔天数后每多发生一天37℃以上高温日,被保险人即可每日领取5元/份的高温津贴。保险的理赔方式为自动理赔,赔款自动打入保费支付时的支付宝账户。

  那么,被保险人最多能拿到多少高温保险金?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如果购买了一份保险,能获得保险金上限不超过100元,如果购买了多份,最多可以拿到保险金上限为:保险份数*100元。

  由于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带不同,出现37度高温日的几率也大不相同。每个城市的天气以何为准?据悉,众安保险会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各指定参照观测站的气温数据来确认37度高温日。由于当日公布的气温多为预报数据,所以在理赔的时候,以在中央气象台公布的被保险人所在城市指定参照观测站的上一日实况气象数据为准。

  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此款产品除了在天猫店销售,其实在众安保险的官方微信上也可以购买。需要指出的是,在微信上,设置了“给自己购买”和“帮朋友购买”的两个选项。此外,在保费方面跟天猫上购买有所不同,有10元、30元、50元三种。超过免赔天数后,每出现一个37度及以上高温日,则根据保费的不同,10元保费给付5元/天,累计不超过100元;30元保费给付15元/天,累计不超过300元;50元保费给付25元/天,累计不超过500元。也就是获得高温保险金的上限分别为100元、300元、500元。

  赌博or创新

  这个保险真的划算吗?根据保单条款,全国高温保险免赔天数最多的三个城市分别是重庆、杭州和福州,天数分别为28天、25天和23天。而北京地区免赔天数为6天,也就是说,37℃超过免赔天数才可以获得理赔。不过,有媒体分析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地区近5年来,每年6月21日——8月23日期间,并未出现累计高温天数达到6天以上的情况,最多只有2天,以此概率估算,北京地区的获赔率可能很难保证。

  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精算师李先生分析认为,就高温险而言,历史天气数据并不保密,作为产品设计重要环节,保险公司前期肯定会精算免赔天数的比例,确保大数法则,即“多数地区免赔,少数地区获赔”,所以,30个城市的免赔天数不同。保险公司不可能做亏本生意,总体而言,大多数的投保人获赔难度较大。不过,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建议,要买也只能是长江流域的上海、杭州、长沙、合肥等城市。

  中国经济网记者登录众安保险的天猫店,发现目前这款产品累计售出1万多件,从成交记录上看,购买1份的居多。如此看来,多数人也是在“尝尝鲜”。有网友认为,买了个37℃高温险,却感觉更像是考前押题。某大型寿险公司人身险客户李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理赔的角度来看,购买这个保险,基本相当于跟保险公司在对赌,就跟赌足球赛输赢结果一样。

  业内专家表示,在高温天气出现愈加频繁的情况下,“高温险”的推出是保险尝试互联网创新的应景之举,产品在设计上类似对天气的“赌博”,因此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借助季节特点进行营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卖点吸引眼球。

  尽管如此,业内对此也并非完全都是吐槽。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谨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温险也是一种创新,就像国外的“体形保险”一样,体重超多少就赔偿多少钱,也算是一种创新。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