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警方发布网银防骗攻略 提醒市民捂紧钱袋

2014年05月28日 2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5月28日电 (苏宫新 田雯)伴随网络购物的普及化,市民在享受网购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有时也会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欺骗。28日,江苏省公安厅发布了网银“钱包”防骗攻略,提醒广大群众“过目长心眼”,捂紧自己的网银“钱袋子”。

  江苏省公安厅的最新数据统计表明,在接报的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中,电话诈骗占30%,短信诈骗占10%,而异军突起的则是网络诈骗,占比达60%。网络诈骗案中,以网络购物、冒充QQ好友和网上订票3种诈骗居多,分别约占45%、15%和10%。此外,还有网络中奖、炒股、投资、交友以及冒充淘宝客服、企业客户等诈骗。

  防骗秘笈一:不要相信陌生人

  警方和银行提示,若要使用网银,须一律通过官方网址登录网银,不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输入网银登录信息;不向任何人透露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等认证信息;不要向陌生人转帐;开户时不要预留陌生人的手机号码;不法分子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短信发送号码等;公检法部门办案不会电话调查取证,不会互转电话,不存在所谓“安全账户”;遇事莫慌,及时拨打“110”或银行客服热线核实、咨询。

  防骗秘笈二:牢记网银支付官方地址

  警方提醒广大用户,熟悉电脑操作的客户,可通过浏览器查看网站的数字证书信息,以判断是否为银行官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银一般均提供预留欢迎信息的功能,在登录后,可显示客户预留的个性化信息,以协助客户识别所登录网站的真伪。

  一般而言,网银客户应牢记官方网址(开户时的服务协议、银行网点提供的宣传资料、认证工具都可能找到),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官方网址登录网银。不要轻信通过短信、即时通讯工具、搜索引擎等途经获取的任何其他网银网址,即使该网址名称与官方类似、网页内容与官方网雷同,也不能在其上操作网银。遇有疑问及时与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或客服务热线核实。

  防骗秘笈三:打个电话核实一下

  警方提醒,用户在接到内容可疑的短信后,不能仅凭发送号码判断真假,也不能轻信短信中提供的电话、网址等信息。遇到令人疑惑的情况,一时无法判别的,应直接拨打银行客服热线,查证相关信息的真伪。如确定收到了诈骗短信,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警方提示:网银转帐操作的正规流程

  进行网银转账前,首先需登录网银,登录阶段就会有网银用户名,登录密码等信息进行验证,以确保网银为合法用户使用。

  在进行对外转帐等高风险交易时,除了登录时的网银密码保护外,在客户输入完转帐金额、收款人信息后,网银系统还要求通过USBKey数字证书、动态口令牌、手机验证码等认证工具,完成双因素身份认证,才能成功提交转帐指令,以进一步确保交易由合法用户发起。

  当前多家银行提供的二代USBKey、手机验证码等认证方式中,都会对转帐金额、收款人等重要信息进行提示,客户在确认交易前应认真核对,以确保交易内容符合本人意愿。正常网银操作中,如因认证失败、账户状态异常或其他系统原因导致交易不成功,系统会显示出错信息,提示错误原因,不应该有直接要求客户多次汇钱的语句。

  在真实的网银中,也可以通过交易记录查询、账户余额查询等方式,判断交易是否正常提交,如有疑问应与银行联系。在核实交易状态前,即使在真实的网银中,也不要贸然多次汇款,以免重复支付。(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