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行再度定向降准意在提振实体经济

2014年06月11日 11:2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央行日前宣布从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除了定向降准,央行近两日来还大幅调升人民币中间价,人民币汇率两日涨幅高达223个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有利于减缓热钱流出中国的速度。

  “定向降准是短期微调之举,缓解资金紧的根本之策在于金融改革。”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称,最近调研了三家商业银行,发现资金确实紧张,存贷利率非常高,与部分跨国大型中国企业座谈,他们也反映同一问题。欧洲降息,热钱难免再涌入。定向降准,是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但是解决问题之本是通过改革扩大债券市场,改善金融结构。

  刺激信号明显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此前已经定向降准机构不在覆盖范围之列。此外还对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下调0.5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

  “定向降准与全面降准有很大的差距,定向降准仍然是定向,绝对不是全面。以城商行总存款10万亿元;农商行存款7万亿,农合行存款1万亿元,粗略估计这次降准释放的资金规模为600-700亿元。即使加上上次县域金融机构降准释放的600-1000亿元,一共释放资金1200-1700亿元。假如是全面降准,以目前存款余额108万亿元,如果普遍0.5个点,则释放5400亿元左右。两次定向比一次降准释放的资金仍然要少3700-4200亿元。”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

  不过招商证券认为这次举动恰恰降低了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其认为在外汇占款和货币乘数没有大范围恶化之前,这种“挤牙膏式”的定向宽松将成常态,同时也显示出央行仍然无意大规模刺激。

  资金投向是关键

  定向降准的政策是否发挥效用,关键还是要看金融机构是否将所释放的资金真正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低准备金率就是要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领域,确保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更加顺畅。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定向宽松与信贷合理增长并不矛盾,即便没有定量宽松,信贷也要合理增长。无数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都要求信贷有合理增长,对于这种合理增长,当然会有一些重点考量。对于经济增长急需调整或非常薄弱的领域,再有一些微刺激也好,定向宽松也好,都是为了把资金投向其中,而不是简单地调整总量。

  “从实际释放的资金量上看,这种‘血液输送’量,想要振奋整个经济基本面,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认为。

  降息概率或降低

  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定向存贷比调整,是否短期内降低了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

  国内整体经济正处于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的关键时期,利率的下调,是否有可能打破结构调整的节奏。尤其是在产能过剩、房地产调控等重大因素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的时候,类似的货币政策出台会愈加谨慎。

  李慧勇指出,由于现在金融和实体的矛盾突出体现在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金融市场收益率的下降难以迅速以及有效地传导到贷款领域,因此从解燃眉之急这个角度看,直接降低用户端的降息效果最好。实际上从上次降息到现在,经济名义增长率又下了一个台阶,一季度加权平均贷款利率高达7.37%和GDP名义增长率7.87%已经非常接近,也需要下调利率。“因此我们认为在结构性货币政策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应该果断下调利率来解决企业尤其是不能够通过直接融资来摊薄融资成本偏高的问题。”

  海通证券则认为降息的前提是,地产市场冷却过快,如果房价下行过快,也需及时调整基准利率,防范房价暴跌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