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粕跳水 近月合约或现顶部继续操作空间不大

2014年06月19日 11:3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6月17日早盘盘中,我见菜粕主力1409合约突然强势拉升到3114元/吨,大有突破前期高点的意思。考虑现在菜粕供应趋紧,便跟着在做多,不料1分钟不到,期货价格便直线跳水。我几乎做多做在了当天最高点,真不明白为什么就突然跳水了。昨天接着做多,又碰到第二次跳水……”期民张先生提及近两交易日在菜粕上的操作不禁叹息。

  在菜粕持续下挫的带动下,豆粕期价也跟随直线回调,“跳水诱因何在”成为市场人士昨日最大的疑问。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人士指出,获利资金离场、套保力量介入以及美豆回调导致成本支撑减弱等三方面因素是导致昨日两粕跳水的主要原因。

  目前,从持仓数据上看,多空阵营内部均出现分化,后市震荡料加剧。但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月合约继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阶段顶部的雏形或已显现。

  粕类跳水 原因何在

  6月17日,菜粕主力1409合约早盘以3096元/吨高开,横盘震荡之后突然拉升,最高上探至3116元/吨。但11时左右,该合约突然跳水,最低下探至3036元/吨,尾盘小幅回升。截至收盘,收报3044元/吨,全日下跌42元/吨或1.36%,持仓减少3万手。在菜粕期价跳水的带动下,原本处于横盘态势的豆粕期价也紧随其后出现断崖式下跌,豆粕主力1409合约全日下跌58元/吨或1.54%至3697元/吨。6月18日,菜粕和豆粕期价双双延续了前一交易日的调整。

  “17日的跳水,主要是菜粕价格创出新高,资金离场引发的。此外,在价格接近阶段高点后,也出现了一些卖出套期保值的交易,进一步压制了盘面。” 神凯投资投资经理高艳滨指出。

  自2014年3月18日以来,菜粕几乎进入单边上行通道,累计涨幅高达22.59%。这使得菜粕期价存在一定技术性调整的需求。而菜粕期价的这种走势,除了17日,在最近一个月时间里已经出现过两次,一次是5月27日,一次是6月5日,昨日走势与5月27日那次十分相像,当日菜粕期价最高上探至3118元/吨,为阶段高点,此后便快速回调。“这说明3100元/吨处,有较强的做空力量存在。”私募人士补充道。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布瑞克咨询研究员林国发认为美豆下跌也是导致粕类价格下挫的诱因之一。“美豆粕7月累计下跌了10%左右两大因素。国内粕类价格从3月中上涨至今涨幅20%左右,持续上涨风险累积增大。考虑到下游需求同比难大幅增加,而供应增加、库存量高,前期涨幅过大,吸引了空头资金介入。”

  多空对决 谁胜一筹

  从近日的持仓数据上看,目前多空双方出现较大分歧,阵营内部似乎尚未统一意见。6月17日,多头席位中有不少出现减仓,减仓力度最大的是第二多头席位光大期货(减仓1.1万手)、以及第六位的永安期货(减仓9065手)和第八位的海通期货(减仓7031手);但第一多头中信期货同日增仓1.15万手,第7位的南华期货也增仓9300手。空头前三席位均出现小幅增仓,但第四位的格林大华期货则大幅减仓1.34万手,第6位的光大期货也减仓8125手。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到的多位人士,对未来菜粕是否继续上涨也出现了分歧,但整体来说,他们对于近月合约走势不甚乐观。

  “后市,菜粕现货仍将维持偏强状态,期货方面近月将不及远月乐观,主要是由于近月会在价格高出或接近现货后都会有资金离场或者新的套保者介入而压制盘面。”高艳滨说。

  弘业期货分析师蒋倩倩则指出,长江流域因新季菜粕尚未大量上市,供给有限,而水产季的来临使得菜粕消费量大幅攀升,目前现货依旧处于偏紧格局,现货报价在3200元/吨以上。南方地区进口菜籽到港量符合预期,供给充足,呈现供需两旺的格局,前期多数油企都以预售合同的方式销售了大量菜粕,所以油企的库存压力并不大。现货成交价在3120-3220元/吨。目前从菜粕自身供需来看,缺乏大幅下跌的动能,但是菜粕也是蛋白原料的一种,目前其与豆粕的现货价差已经在700元/吨左右,处于历史低位,很难再有扩大。

  林国发表示,1-5月份国内大豆、菜籽和DDGS进口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而需求受限于禽类存栏下降,生猪养殖持续亏损,6-7月份猪料需求下降,打压蛋白价格。6月初因市场传言后期DDGS进口受限,蛋白原料价格出现下降。但需要注意国内过去五个月蛋白及蛋白原料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目前港口大豆库存明显高于去年,预计如果未来一个多月美豆未出现干旱炒作情况下,粕类价格将以走低为主。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