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兴国家债市供需两旺 上半年发债量创新高

2014年07月22日 10:2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新兴市场国家发债创下新高并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在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元债券发行量就一直快速增长,屡创新高。这不仅源于欧美的量化宽松政策致使全球债券收益率不断走低,也得益于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

  专家表示,作为困扰新兴国家债市的风险因素,一旦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债券收益率水平就有可能迅速走高,而资金更会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流向风险较低的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在美元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会陡然上升,上升幅度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本报记者张环今年以来,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市场表现亮眼,不仅股市重拾增长势头,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债券息差(EM-BI息差指数)也温和恢复,与去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反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的新兴市场发债额首次逼近700亿美元,同比大增54%。对此,中债资信评级技术总部分析师李海杉7月2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兴市场国家发债创下新高并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情,在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元债券发行量就一直快速增长,屡创新高。这不仅源于欧美的量化宽松政策致使全球债券收益率不断走低,也得益于全球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

  今年以来,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呈现回暖态势。资金流向监测和研究机构EPFR(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最新公布的周报显示,在截至7月16日当周,全球新兴市场股基再度实现资金净流入,金额为11亿美元,主要原因为亚洲(除日本外)股基和全球多元化新兴市场股基(GEM)表现上佳,成功抵消了拉丁美洲股基和欧洲中东非洲新兴市场股基(EMEA)的大规模资金净赎回。今年上半年,新兴市场股基呈现超过140亿美元的净流入。事实证明,火爆的不仅仅是股基。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今年前6个月,新兴市场国家(不包括中国)主权债券发行总额达到694.7亿美元,较2013年同期激增54%。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2014年将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发债量创纪录的一年。其中,肯尼亚在6月就发行了20亿美元债券,创下该国历史记录,认购倍数超过4倍。而自从2008年就远离国际资本市场的厄瓜多尔也成功发行了20亿美元债券。只是由于中国的政府债券并未在国际市场上发行,所以统计数据尚不包括中国。

  在谈到具体原因时,李海杉告诉记者,首先,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采取超低利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债券收益率不断走低,目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通过发行美元债券来筹集廉价资金成为诱人的选择;对于全球机构投资者而言,购买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债券可以轻易获得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债券高出起码2倍至3倍的票息率。“因此,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元债券市场可以说是供需两旺,发行规模与存量迅速增长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指出。其次,多方面因素促使全球机构投资者重新审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欧债危机的发生使各个机构投资者不得不关注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而发达国家较高的债务累积和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债务累积使全球投资者有更多的理由增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配置比例。

  当然,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发行规模仍然较小。较之新兴市场近700亿美元的发行额,今年上半年,全球发达国家总计发债高达1576亿美元,为新兴市场的两倍之多。同时,也有人提出警告,认为新兴国家债市的光鲜外表下隐患重重。瑞银新兴市场策略分析师巴努·巴维贾就表示,“各国都采取明智的态度,在当利率较低时对短期债务进行再融资。但是发债的质量正在降低,这点令人担心。”

  李海杉认为,作为困扰新兴国家债市的风险因素,一旦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债券收益率水平就有可能迅速走高,而资金更会从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流向风险较低的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在美元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会陡然上升,上升幅度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严重依赖美元债券市场融资的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重大的冲击。“当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明确发达国家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在沉重的政府债务负担面前,美国、日本、欧洲不得不依赖超低利率、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失业、通缩等问题。如果在未来发达国家依然维持极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债券的发行规模仍会保持较快增长。”他说道。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