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宝”类理财产品退烧 外资行逆势加盟

2014年07月29日 10:5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 曹 蓓

  近日,南洋商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携手易方达基金共同推出“智慧金”类余额宝业务,成为首家在内地推出此类业务的外资银行。南商(中国)称,这一举措标志着外资银行开始加入中资行队伍,以积极变革应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有意思的是,此时余额宝的收益率开始回归常态。截至记者发稿,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192%。而此前中资行推出的类余额宝产品,收益率也开始回调。

  “货币市场基金过去十年整体的表现就是收益率2%-3%,高于活期存款1-2个百分点,去年的高收益率是银行间利率畸形变化的偶然产物,不能长期维持。经过监管层的一系列政策和银行半年多的调整,各家银行都已经理顺了同业业务,因此目前的收益是常态”,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货基退热 外资行驾到

  截至记者发稿,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为4.192%。商业银行发行的各类类余额宝理财产品,虽然目前来看收益率略高于余额宝,但总体也是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中行的活期宝、民生银行如意宝、兴业银行兴业宝,目前的收益率也都在4%-5%。

  一位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称,货币市场基金过去十年整体收益率的表现就是2%-3%,基本上高于活期存款1-2个百分点。去年高收益的情况是银行间利率畸形变化的特殊时期的偶然产物,不能长期维持。“如果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总是保持在4%-5%,社会融资成本就更高了”,他说,“去年以来,央行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控利率走向,避免社会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各家银行同业业务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基本上都理顺了,所以现在的货币基金收益可以说是常态。”

  而正在此时,外资行开始进入余额理财。

  南洋商业银行(中国)近期就宣布携手易方达基金共同推出“智慧金”类余额宝业务。

  南商(中国)是中银香港通过其全资附属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简称“南商”)--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商业银行。

  高净值客户是争夺对象

  而渣打、汇丰和花旗等外资行目前还没有把目光转向此类理财产品,而是继续深耕中高端市场。

  今年5月,渣打银行宣布在中国市场独家推出一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投资于境外中型美股基金。此前,渣打中国已有的代客境外理财全球基金精选系列产品主要投资于美国大型和小型股票基金,此次产品上线后,意味着投资范围拓展到大中小型美国股票基金。数据显示,渣打中国有60只代客境外理财系列全球基金精选理财产品在售。

  在谈到这款产品时,渣打投资策略及咨询总监郑毓栋说,“我们是根据渣打目前的产品种类来挑选合作伙伴,产品架子上缺哪类的产品,我们就会补充”,“我们理财业务一直的定位就是中高端客户为主,所以余额宝类的产品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成熟市场的带领下,全球市场继续向好,基本上是一个普遍的共识,而在这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机会”,一位外资行个人财富管理部门负责人称,“中国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开始不再满足于仅在大陆市场的投资,开始更多的关注资产配置,这是我们希望争取的客户。”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研究与投资分析主管邱思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花旗从一开始就定位中高端客户,未来还是这样,因为涉及到很多投资理念和产品,比如海外市场投资这一块,可能很难被一般的投资者接受。

  5月27日,兴业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白皮书》,报告中“高净值人群”指个人资产600万元以上的人群。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个人资产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上年新增10万人,达到290万人,其中超过6万的新增人群住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亿元资产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比上年新增2500名,达到6.7万人。

  这个接近300万人口数量的群体,无疑是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而中资行似乎也没有甘心把这块市场拱手让出。

  根据银率网统计,7月28日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412款,其中认购起点在100万元以上的有29款。

  “虽然中资行在管理中、高净值客户资产方面的经验没有外资行那么多,但是资产管理毕竟是未来趋势,中资行在发力,外资行在深耕”,一位外资行个人财富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称。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