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微贷如何炼成“零不良”:平台模式优势显现

2014年08月12日 09:4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报记者 张 歆

  在全行业不良贷款率高企、均值甚至超过1%的背景下,一些银行通过特定业务模式在局部地区实现的“零不良”更显难能可贵。

  “银行的行业属性就是经营风险,但是我们的翡翠金融业务截至目前并没有产生过不良贷款”,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昆明分部总经理徐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通过初期的深入调查,以及产品设计上的创新——行业核心企业平台模式实现了对于风险的严格把控”。无独有偶,记者此前走访中信银行也了解到,该行广州分行花都支行截至记者走访时的不良贷款率同样为零。

  “通过平台贷款模式,我们公司虽然需要对加盟商的贷款进行担保,但是华夏银行资金的进入,使公司品牌如虎添翼: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公司开店(包括引入加盟商)的速度增长了43.75%,品牌市场占有率提升50%”,云南勐拱翡翠有限公司董事长对本报记者表示。

  化解翡翠企业担保难题

  美轮美奂的翡翠,对于银行来说曾经“看得见,但摸不着”。虽然翡翠行业的资金需求巨大,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质量体系和定价体系,作为外行的银行业一度很难介入其中。

  “由于珠宝玉石行业的特殊行业交易模式和交易习惯,导致行业外的融资担保公司很难了解和介入该行业”,徐立表示,“没有担保公司的衔接,银行也很难放心地开展业务”。

  云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周存会也坦言,“珠宝企业相互交易从来没有销售合同,价值几百万元、甚至是几千万元的东西,看上了拿走就打钱,并没有通过订立合同约定产品质量标准、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

  华夏银行昆明分行副行长李小明认为,“翡翠金融存在风险,但是不能就因此不做了,银行还是要寻找最为合适的方式支持行业内小微企业的发展”。他表示,“作为银行,我们也在摸索一种合适的金融服务模式,既可以服务中小翡翠企业,又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

  从目前的模式来看,华夏银行昆明分行主要利用的正是“平台金融模式”的产品组合,借助平台客户的市场优势地位和资源,为翡翠珠宝行业客户构建了多种产品的“融资+融智”金融服务方案。其中,结合珠宝翡翠的行业特色,为其量身打造了“专业担保公司平台模式”和利用企业自身实力的“核心企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多年困扰珠宝翡翠企业担保方式难题。

  以勐拱翡翠为例,华夏银行以该公司为核心企业,拟加盟商自行投入店面装修,而后期货品购入等流动资金需求部分由华夏银行提供。自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间,华夏银行为勐拱翡翠的30家加盟商提供了贷款支持,合计金额1.2亿元,户均贷款400万元(单户上限为不超过500万元)。

  “零不良”背后的共性

  对于该行翡翠金融业务的“零不良”,徐立的感触颇深,“我们初期调研时就做得很深入,在审贷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推出了更细化的方法。比如核心企业为资深加盟商批量担保的模式、以及专业担保公司为其推荐的客户担保模式。”

  “对于翡翠行业,要是说没有风险那是自欺欺人,是不可能的,毕竟它所处的行业受经济的波动。但是上述这些核心企业往往已经成为了华夏银行对公业务的大客户,财务报表齐备,由其担保风险自然较低”,徐立对本报记者表示,“借助华夏银行的产品的多项组合,我们是把风险尽量地分散和组合管理。我们也曾经遭遇过一次非主观恶意的风险事件,金额大约两三百万元,但是通过核心企业的介入,三天时间就把这个风险化解了。到目前为止,这也是唯一的一次风险事件”。

  而同样保持“零不良”的还有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花都支行。

  对于“零不良”的成功秘笈,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符青山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传统的互保互联贷款模式的风险比较高,我们更希望开展集群化、批量化、平台化的业务”。

  据记者观察,两个“零不良”的背后,真正做到“知根知底”确实是其共性。只不过,中信银行选择了与实体的商圈和市场合作,而华夏银行选择了“圈子”中的核心企业作为被授信方并由其共担风险。当然,核心企业的风险控制同样重要,以上述云南勐拱翡翠有限公司为例,核心企业可以借助银行的产品实现对于加盟商贷款流向的监控,降低自身风险的同时也解决了加盟商的资金瓶颈。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