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浦发银行上半年盈利227亿 投资亏损超6亿

2014年08月14日 16:4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昨日(8月13日)晚间,浦发银行公布201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56亿元,同比增长16.87%。基本每股收益1.215元,同比增长16.94%。同时,上半年浦发银行在投资收益方面亏损6.24亿元,同比减少209.86%。

  对此,浦发银行称,公司生息资产规模稳步增长、中间业务收入显著提升、成本费用有效控制是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90万亿元,仅较年初增长7.4%,而在去年年度业绩报告中,本外币贷款余额的增速为14.43%,贷款增速降低了近一半。

  “一方面,以沿海外贸外向型企业为代表的公司融资冲动降低了,未来趋于审慎;另一方面,沿海地区银行都遇到了不良爆发增长,银行也变得更为审慎。”浦发银行副行长冀光恒表示。

  针对银行业在不良贷款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浦发银行风险政策部总经理赵先信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会加强风险预警,在行业上明确政策方向。在结构调整方面,浦发建立了结构调整资产池,对于一些贷款提前收回,在资产处置方面,加大企业在合规前提下,加大资产处置力度。”

  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均亏损/

  半年报显示,2014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5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幅达16.87%;资产总额达到3.9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8%。

  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在业务结构、控制经营成本方面做出一些调整。截至6月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90.43亿元,同比增长26.93%;其中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1.25%,同比上升5.65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17.62%,同比上升4.02个百分点。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该行继续控制各项经营费用、资本性支出和人力成本支出,实现上半年成本收入比率22.76%,同比下降5.23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上半年在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方面均有亏损,分别亏损6.24亿元和0.1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09.86%和105.64%。

  对此,浦发银行表示,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净支出及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上涨,对现货的期货套期保值空头合约每日无负债盈亏呈现为净支出。同时,市场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一季度,我行净息差有所收窄,但整个上半年来看,净息差和净利差同比还是有所上升,上半年我行的净息差是2.54%,同比提升了14个基点,净利差是2.31%,同比上升了10个基点,在应对存款利率上升以及高收益的贷款获取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保证净利差、净息差同比提升,体现了浦发银行的经营能力。”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侯林表示。

  中小微企业业务方面,6月末,浦发银行中小企业 (国家四部委口径)表内外授信总额16086.67亿元,授信客户数50703户,表内贷款总额9870.67亿元;与去年年末相比,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业务增长9.34%,授信客户数增长2.24%,表内贷款余额增长3.76%。

  移动金融业务方面,截至6月末,个人网银客户数达到1070万户;手机银行客户数超过450万户;手机银行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分别是去年同期的4倍和8倍。

  不良贷款上升致银行趋审慎/

  昨日,央行公布的7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与上月相比几乎 “腰斩”,仅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

  对于新增贷款大幅度下降,有市场观点认为,在宏观经济面不景气的情况下,银行出现惜贷行为。从浦发银行上半年业绩报告中,似乎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数据显示,上半年,浦发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90万亿元,仅较年初增长7.4%,而在2013年度业绩报告中,本外币贷款余额的增速为14.43%,贷款增速降低了近一半。

  对此,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陈海宁表示,现阶段,贷款增长受到央行数量的控制,上半年和同业的内部数据相比较,贷款增速在同业中并不算慢。

  “今年的一二季度,我行已经把央行核准的信贷额度基本用完,此外,也在对资产端的贷款结构进行调整,做一些其他资产的配置,做到资产多元化。”陈海宁表示。

  而对于7月份整体新增贷款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陈海宁认为,首先是由于今年6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冲高,以至于7月份的季节性回落较为明显。“其实每到季末,银行都有突击放贷的现象,某种程度上尽量用足央行的下发额度,这样有利于下一季度取得央行更多的支持。”陈海宁说。

  陈海宁表示,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制造、贸易、出口等类型的企业产能扩张的能力和意愿受到了抑制,因此影响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冀光恒坦言,一方面,以沿海外贸外向型企业为代表的公司融资冲动降低了,未来趋于审慎;另一方面,沿海地区银行都遇到了不良爆发增长,银行也变得更为审慎。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3%,较年初上升0.19个百分点。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76.32亿元,比2013年底增加45.71亿元。

  对此,赵先信表示,整个银行业在不良贷款方面的基本特征大致相似,从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特别是浙江;从客群上看,主要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产生不良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到了整个不良贷款的85%。

  截至报告期末,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267.84%,拨贷比2.49%;并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58%、8.58%、10.83%,较一季度分别下滑了0.03、0.03以及0.13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董秘沈思表示,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相同,表明其他一级资本偏少。浦发银行上半年发行300亿元优先股,就是谋求对其他一级资产进行补充。下一步,该行将持续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资本多样化,降低资本成本。

  相关新闻

  平安银行上半年净利增三成净息差提升31个基点

  每经记者 邓莉苹 发自深圳

  8月13日晚间,平安银行(000001,SZ)发布201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0.72亿元,同比增长33.7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平安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关注贷款也有所增长,不良率较年初增长0.0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较年初增长了40.52%。

  存款余额较年初大增24%

  报告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的存款取得较快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919亿元,增幅23.99%,是2013年全年的增量的1859亿元的1.5倍。

  在基础存款高速增长的同时,平安银行对同业负债也有所调整,同业负债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年初下降7.2个百分点,通过基础负债支持同业资产业务发展,提升了净利差。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分别同比提升76个、29个和31个基点,至4.96%、2.32%和2.50%。

  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45.54亿元,同比增长32.52%。利息净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生息资产规模增长和利差提升所致。

  报告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101.79亿元,同比增长107.82%。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0.91%提升至29.31%。平安银行称,主要是由于投行、托管等业务快速增长,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大幅增加;同时,理财与结算、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收益也表现良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平安银行一直强调的综合金融优势有所显现。平安银行称,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平台优势,形成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截至6月末,银保合作给银行带来经营净收入1.7亿元,新增对公客户400个。在信用卡方面,来自集团交叉销售渠道获客占新增卡量的38%。

  关注类贷款增加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6.68亿元,较年初增幅14.95%;不良率0.92%,较年初上升0.03百分点。在不良贷款中,可疑类贷款余额27.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25%,损失类贷款余额2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88%。

  平安银行指出,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个贷、制造业和商业,占不良贷款总额的98%,其余行业不良率较低。其中,个贷不良增加较快,主要是银行主动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减少风险低、收益低的房地产按揭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了信用卡、汽融等收益高的个贷产品。

  数据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率比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信用卡不良率比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上半年,平安银行关注贷款余额253.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52%。主要是受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企业间存在的联保互保关系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融资能力下降,出现贷款逾期、欠息情况,导致关注类贷款有所增长。

  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拨贷比1.83%,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198.18%,较年初略降2.88个百分点。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02%、8.73%和8.73%。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