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熊志国:鼓励上海自贸区等进行再保险创新产品试点

2014年08月28日 14: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28日消息,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在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中表示,我国再保险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不能满足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要求。下一步,保监会将根据《意见》的要求,深化再保险监管制度改革,加快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培育和发展再保险市场主体。加强对再保险人信用风险监管, 以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再保险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再保险创新力度,加强再保险人才培养。

  熊志国表示,入世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的发展壮大,我国再保险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再保险市场体系初步确立。再保险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3年达到1238亿元。再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增加,目前已有8家中外资专业再保险主体。境外约有200多家离岸再保险人接受我国保险业务。初步形成了以中资再保险公司为主、外资再保险分公司为辅、离岸再保险人为补充的再保险市场体系。

  二是再保险在支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在一些重大事故中,再保险对促进保险市场平稳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例如,2013年,无锡海力士半导体厂火灾总估损金额约9亿美元,黑龙江洪涝灾害中农业保险总赔款约27亿元,再保险人分别承担了97.2%(约8.75亿美元)和26.4%(约7.17亿元)的损失,有效分散了风险,增强了我国保险市场的稳健性;同时,再保险人及时预付部分现金,帮助受损企业、农户迅速恢复生产生活,大大减轻了直保公司现金流压力,确保保险业民生保障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再保险通过提供稳定的承保能力和向全球分散风险,有力支持了我国交通、通讯、水利、能源、钢铁、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建设,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与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在全球的影响力,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再保险市场之一。

  熊志国认为,虽然我国再保险市场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由于起步晚、底子薄、人才少、技术弱,我国再保险市场发育还很不成熟,还不能满足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要求。一是再保险主体较少。只有8家专业再保险主体,且法人机构只有中再1家,其余都是分公司,再保险市场供给不足,再保险交易不够活跃。二是再保险市场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弱,再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中资再保险主体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能力依然较弱,外资再保险公司在华分公司不掌握风险模型、精算定价等核心技术。三是对离岸再保险人的监管有待加强。在全面开放再保险市场的同时,未能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再保险风险防范制度,无法切实防范风险跨境传递。近期离岸再保险公司BESTRE出现财务危机,虽未对我国保险业造成系统性或局部风险,但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他表示,下一步,我会将根据《意见》的要求,深化再保险监管制度改革,加快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一是培育和发展再保险市场主体。引导国内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再保险公司,鼓励中资保险集团或直保公司成立再保险子公司,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国际再保险人来华设立再保险公司,引导现有的外资再保险公司加大对在华分公司的投入。通过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不断提升再保险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

  二是加强对再保险人信用风险监管。建立再保险接受人登记制度,建设再保险接受人信息库;建立离岸再保险人保证金制度,降低离岸再保险人的信用风险;对境内外再保险人建立差异化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形成境内和离岸有别、法人和分公司有别、有保证金和无保证金有别的再保险人信用风险监管体系。

  三是以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再保险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再保险创新力度。将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作为再保险监管制度改革创新的前沿,创造良好的再保险市场环境,形成改革创新前沿地区在国际再保险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鼓励再保险创新产品在改革创新前沿地区内进行试点,促进国际再保险业务、机构、人才、技术向改革创新前沿地区汇集,推动改革创新前沿地区发展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再保险中心。

  四是加强再保险人才培养。推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成立再保险工作部,加强行业内部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条件成熟时,开展再保险从业人员专业资格认证。(中新网金融频道)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