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托资金首现月度负增长

2014年08月28日 16:1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收益与风险偏离加大 资金被资管、股市分流

  (记者周宇宁)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信托资产规模较上月下降2400万元,为“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过去热衷购买固定收益类信托的投资者都开始寻求其他理财渠道。业内人士认为,信托行业长期以来的“刚性兑付”使得无风险利率畸高,扭曲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定价体系。随着信托逐渐打破刚兑,未来资金流向或更加理性化、市场化。

  流向1 :刚兑打破后回流股市

  除了被同质化的资管产品分流以外,信托资金也有回流股市的迹象。

  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88%,在信托风险整体上行的背景下,仅比去年同期上行了10个基点。而在股市复苏的背景下,部分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开始弃信托、投股市。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杨文斌指出,随着信托刚性兑付的逐渐打破,“未来一段时间信托的钱主要将流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对冲基金市场、VC/PE 基金市场以及各类的现金管理工具。其中股市可能是未来几年应战略性重视的领域,过去它受信托的挤压最直接,因此当‘紧箍咒’去掉后,其恢复的力度也应该会很大。”

  不过,阿拉丁财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孟雷指出,刚性兑付打破后,资金流出信托行业应该会是一个短期局部现象。因为信托本身是低风险产品,股票、基金不可能完全替代信托在资产配置中的位置。而且从7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表现出增长动能不足的迹象,因此投资者也要关注股市的潜在风险。

  流向2:国债、定存重受青睐

  超日债开启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违约元年以后,过去的“高富帅”信托产品在“刚性兑付终将打破”的预期之下,再加上其年化收益率上涨空间有限,魅力也随之大打折扣。

  广州投资者王先生(化名)过去几年间的主要理财渠道是购买信托,直至在中诚的“诚至金开2号”中踩雷。王先生于2011年购买了300万元的诚至金开2号信托计划,本应于今年7月26日到期。但中诚信托一纸延期公告却打破了投资者如期收回本息的希望,投资者被套的13亿元本金至今仍然“生死未卜”。

  “经过这件事,以后都不敢买信托了。有钱宁愿去存定期、买国债。”王先生表示。

  事实上,信托“刚性兑付”打破的预期使得不少投资者在面对所谓固定收益产品时更趋谨慎,像王先生一样风险偏好开始下降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启元财富投资分析总监认为,从2013年开始,整个固定收益产品大类的收益率空间一直在压缩。与此同时,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固收类产品的信用风险有所加大。因此,“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偏离加大,配置的性价比跟前几年相比有所下降。

  流向3:资管项目“接棒”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总规模为12.48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却连续放缓,第二季度信托规模环比增长6.40%,与第一季度的7.52%相比回落1.12个百分点。而6月当月信托资产规模更是较上月下降了2400万元,为“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资管产品“接棒”分流了不少信托资金。记者看到,在不少过去以代销信托为主的第三方理财公司,现在资管产品已占了半壁江山。分析人士指出,在银监会净资本管理办法、99号文等多重约束之下,“信托项目资管化”已成了行业通道创新的常见手段。另一方面,由于资管通道费用更低、资质审查相对宽松,也促使不少融资方转投资管。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5月底,基金子公司67家,资管规模达1.6万亿元。而中证协的相关数据也显示,券商资管在今年上半年已突破6万亿元。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