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统银行“触网而生” 打破机制限制是关键

2014年09月09日 09:3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年多以来互联网金融的风起云涌,正在让传统银行的思路发生改变,从“看不懂”、“看不起”到心向往之。目前,五大行和各大股份制银行纷纷开始以各种形式试水互联网金融,力图从互联网金融开启的长尾市场“分一杯羹”。

  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在“触网”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困惑。比如如何将严谨、安全的理念与互联网灵活变通的思维相融合,传统的电子银行部,在商业银行中的定位是渠道部门,如何撬动众多业务部门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等等。而核心的问题则是,互联网金融提高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预期,传统商业银行能否尽快达到这样的预期?

  拥抱互联网金融,大中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应有不同的思路。对于大中型银行来说,首先需要建立全方位的信息“触角”,长期监控市场趋势和竞争者动向,积极收集客户数据。另一方面则要打通内部数据分享的壁垒,实现数据标准化和共享,并且打通内部各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不同渠道间操作流程、客户体验和服务标准的统一。此外,还可以在营销上考虑借鉴互联网社交网络思维,实现个性化的精准营销。

  而针对传统银行的技术“短板”,大中型银行可以更多考虑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平台完善IT系统能力。比如通过成本相对较低的云平台快速扩容服务能力,提升IT系统延展性,或者通过统一的云平台支持银行产品和服务实现跨渠道和终端的融合等。

  对于小型银行来说,当务之急则是要避免被边缘化。小型银行可以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形成小型银行联盟。同时尽量降低固定投入,以轻资产的方式参与新的竞争,减少大型实体网点的布局,尽量通过电子渠道或者便捷网点的形式拓展客户覆盖。另一方面,小型银行以区域化银行为主,因此应尽量通过符合地区特色的创新产品来深耕本地客户,实现差异化经营。

  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传统银行并非没有机会。但想要“学得会”、“动得了”,打破体制机制限制是关键所在。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