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应进一步加快推进

2014年10月29日 09:38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对方便、快捷的银行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尽快改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建设滞后、非现金支付工具服务弱化的问题,已是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农村地区支付环境近年来普遍得到改善,但仍存在银行网点分布不均衡、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率低、现代化支付硬件设施缺乏、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农村人口金融意识淡薄等问题,影响了农村地区支付环境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支付结算服务网点覆盖率低、结算服务功能弱化是首要问题。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非现金支付结算渠道不畅也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硬件设备配备方面看,城乡不均衡,农村配备的比例相对较少。虽说县城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而其办理跨行业务比较少,转账难度大。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收入只能以现金形式带回,无法实现跨行的收付。

  而对于支付结算业务,广大农村的零散小客户结算知识普及程度非常低,对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基本不清楚,对汇票、信用卡、银行本票、网上支付等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宣传成本高、收益低的局面。

  因此,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众所周知,非现金支付工具离不开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而支付体系建设需要高投入。因此,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支付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促进农村支付体系的发展,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要增加投入,在农村交易比较集中的地点选择交易量大的商户布放POS机、ATM等机具。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为改进支付结算创造条件,为提高信用社整体的结算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及其支付结算体系和结算方式的改革创造条件。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的优惠,并对农村支付结算各项收费服务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公平合理的支付清算环境。要积极建立信用监督和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建立多方联动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也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进一步整合农村金融机构资源、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结合农村经济、面积、交通等实际情况,对县以下乡镇营业网点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农村营业网点,扩大支付网点辐射范围,使农村居民普遍能够享受到金融网点的支付结算服务。要按照有关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规定,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有效地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问题。

  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尽快扩大非现金结算工具的覆盖范围。农村金融机构要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加大技术和人才投放力度,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大、小额支付系统的优势,使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加快支付结算系统建设,邮政储蓄银行乡镇网点要加快加入相关结算系统,开办对公业务,形成便捷的支付结算体系。增加特约商户POS机、ATM的配备数量,在重点商镇、批发市场、医院或超市配置POS机终端和设置电话转账机具,让银行卡取款和消费更加便利、快捷。

  特别是要培育农村客户使用非现金支付的习惯,提高农村支持结算质量。一是现阶段要大力推广银行卡支付手段,重点发挥银行卡方便、快捷的功能,加大“农民工”银行卡业务的宣传,方便外出务工农民使用银行卡。二是在一些现金结算量较大的农村交易市场推行本票和汇票业务,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交易特点的个体和私营的结算需要。三是优化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扩大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跨行转账功能,使个人银行账户资金能够方便、灵活周转使用。四是提高小额支付系统利用率,通过小额支付系统办理公用事业缴费、财政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农民养老金发放等业务,让农民切实享受到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快捷和方便。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