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监会启动“偿二代”第一支柱第三轮测试

2014年11月06日 2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保监会6日表示,近日已印发通知,开展产险公司、寿险公司偿二代第一支柱技术标准的第三轮行业测试。

  所谓“偿二代”是相对于“偿一代”而言的。中国保险业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偿一代”)始建于2003年。目前,“偿一代”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风险种类覆盖不全面、资产负债评估和资本要求与风险相关度不高等,日益难以适应保险业发展和监管的需要。故2012年4月,中国保监会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建设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

  与银行业的资本监管体系保持一致的保险“偿二代”,其核心是“三支柱”的监管体系,包含了定量监管、定性监管和市场约束。其中囊括了保险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资本、信用风险资本等要求的第一支柱,已分别在产、寿险行业展开了两轮测试(方案测试和参数测试)。

  以产险公司为例,今年以来,保监会已就产险公司偿二代第一支柱技术标准开展过多轮定量测试,包括:3月组织15家产险公司开展样本测试,4月开展全行业第一轮定量测试,6月保监会通过汇集各公司的完整基础数据,开展了内部的多轮全样本集中校准测试,并组织13家有代表性的产险公司开展了2008年-2013年分年度回溯性经济周期压力测试,7月下旬开展全行业第二轮定量测试并进行压力测试。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测试结果显示,产险公司偿二代第一支柱标准测试结果比较稳定,能有效体现风险导向原则,尤其是对2008年以来的回溯性测试表明,新规则在经济周期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而就第三轮测试而言,产险公司方面,本轮行业测试保持了整体技术框架的稳定,主要对个别规则和参数进行了调整,包括:增加了对车险和农业险的巨灾风险最低资本;对短期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分为两个业务类型分别设定最低资本标准;明确了境外再保险分出业务的担保形式等,进一步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本轮测试在保留2013年12月31日数据测试的同时,增加了2014年6月30日作为测试时点。

  寿险公司方面,寿险公司准备金评估方法是偿二代第一支柱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本轮校准测试选定了单一的准备金评估方案。该方案的准备金折现率曲线由基础利率曲线加综合溢价得到。其中,基础利率曲线由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终极利率过渡曲线和终极利率水平线组成,综合溢价根据不同特性的产品,分为60BP、45BP、30BP三档。

  分析人士指出,总体而言,新开展的偿二代第一支柱第三轮测试属于校准测试,在前两轮测试的基础上,第三轮更多地是微调,大方向没变。

  值得注意的还有,据业内人士透露,根据之前的初步测试结果显示,偿二代现实情境下,寿险行业的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均有大幅上升,但实际资本上升幅度远大于最低资本。因此,综合下来,寿险行业的偿付能力资本可释放约4000亿至6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但具体至各保险公司,则分化较大。测试结果显示,因传统险产品占比高、高风险投资项目占比小、资产负债匹配度高等特点,大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偿二代监管标准下均有所提高;相反,中小型保险公司均有所下降。

  上述分析人士亦指出,随着第三轮测试的开展,偿二代第一支柱定量监管测试临近收官,而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操作、战略、声誉等难以量化的风险)不久前已经公开征求意见,加上未来第三支柱监管规则的亮相,预计到今年年底,保监会将出台偿二代全部技术标准。(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