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0月信贷增长环比回落 银行放贷意愿待提升

2014年11月18日 09:02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央行日前公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483亿元,较9月份大幅回落3089亿元,同比仅多增423亿元。市场人士普遍认为,10月份信贷投放数据显示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疲弱。

  具体来看,10月份住户贷款增加1585亿元,环比减少142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0亿元,环比减少9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95亿元,环比减少512亿元。

  “虽然9月份央行放松了首套房房贷口径,还清之前贷款可以继续按首套房处理,但首套房贷针对的是普通住宅,仍有所限制。从10月份的中长期居民贷款来看,房贷的投放仍不是很理想。”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

  以按揭贷款为主体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放缓受累于房地产投资下行。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连续第10个月出现下降,12.4%的增速降至2009年8月份以来新低。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72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52464亿元,增长11.1%,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方面,当月企业短期贷款仅新增179亿元,同比少增1969亿元,同比增速仅为8.5%,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这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力不足。且当月票据融资增加1171亿元,成为10月份新增贷款的主要贡献力,业内专家认为,这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强,银行风险偏好收缩,只能依靠票据来冲贷款规模。

  此外,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6627亿元,比上月少4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018亿元。且10月份社会融资余额同比增速从9月份的14.4%继续降至14.1%,创历史新低。银行表外融资渠道中,信托贷款当月减少215亿元,同比少增646亿元,进一步明显下滑,余额同比增速约5.2%,呈现明显放缓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贷款增速放缓,当月新增137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少增233亿元和457亿元。当月未贴现银票净减少241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少增999亿元和2068亿元。

  银行委托贷款、承兑汇票是表内人民币贷款的重要补充,两者明显收缩,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的不振。

  “多方因素促成了当前的数据走低,一是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加强,货币供需双方都基于风险偏好下降的原因而收缩货币信贷活动;二是金融同业规范化管理导致金融活动收缩,社会融资总量仅为6627亿元,创出2009年以来同期的新低,而新增信贷则占社会融资的比例超过了80%,表外活动迅速下降。”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认为。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与10月份金融数据互为印证。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5.9%,年内首度探至16%以下;消费增速由上月11.6%微跌至11.5%;出口增速由上月超过15%回落至11.6%。在“三驾马车”增速均滑坡的背景下,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7.7%,较9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8%。

  不过,在10月份经济活力减弱拖累金融数据下滑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积极变化。当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2232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当月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抬升至40.71%,为近3个月的新高,反映出公共部门基建投资托底经济的力度依旧很强。

  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增速出现逆转,银行信贷期限结构再次进入久期延长周期,连平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商业银行对生息资产收益率要求有所提高;二是宏观政策逆周期操作和定向支持形成了一定的中长期融资需求;三是利率结构趋于下行,银行自身也有增加久期的冲动。

  “联系到10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的明显回暖、国家发改委加快审批铁路和机场项目以及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速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信贷对实体的支持力度也在明显增强。”交行资管中心研究员陈鹄飞认为。

  他进一步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将渐进趋稳,全年GDP增速7.5%的目标也基本无虞。鉴于信贷对实体的支持明显增强以及就业人数不降反升,预计年末进一步放松流动性的空间不大。

  兴业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唐跃则认为,考虑到企业高企的债务率和信用数据对经济的领先性,信用收缩使得经济在后期仍然有较大的下行压力,结构性信用风险上升的趋势仍然存在。由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压力较大,未来如何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提升银行的放贷能力和意愿可能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