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互联网金融创新

2014年11月24日 11:27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来销售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交易信息相对对称,资源配置趋向于去中介化等方面的优势,因而能提升整个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给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同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我们以拥抱的姿态对待互联网,用市场的思维培育互联网,努力实现自主进入市场、市场化配置要素、企业公平竞争。而且,就在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时,他还鼓励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

  目的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金融的本质是充当资金融通的中介,目的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和金融企业的投机与贪婪,常常导致金融业背离其初衷,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难以落到实处。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社会资金“脱实向虚”,致使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影响实体经济和自身的发展。例如,华尔街就因热衷于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引发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迅速跌入谷底。我国部分金融机构也大玩以钱生钱的“空手道”游戏,在货币存量高企下闹起了“钱荒”。二是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的原因,偏好“贷长、贷大、贷房、贷垄断、贷政府”,使我国绝大部分贷款资金流向了大企业、尤其是央企和房地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小微企业虽然具有强烈的融资需求,却陷入融资难、经营困难的境地。这种资金向大企业倾斜的金融体系,使资源难以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由于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存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发展在于打破大型企业对资源、生产和市场的垄断,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就金融业而言,要求改变资金向大企业倾斜的金融体系,让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自2011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成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互联网金融带来经济发展活力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来销售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交易信息相对对称,资源配置趋向于去中介化等方面的优势,因而能提升整个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给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第一,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大大降低了信息搜集和甄别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风险的界定、控制和定价能力,降低了金融中介的门槛,从而为建设信用体系,践行普惠金融、物联网金融和微金融,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尤其是轻资产的创新型企业,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保障。例如,P2P网贷、众筹、阿里小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就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借助互联网销售渠道和收集数据的能力,互联网金融可以创新个人理财、消费信贷、保险等业务,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商品、金融等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例如,为小额闲散资金理财的“余额宝”自2013年6月上线至2014年9月底,已累计为用户创造收益200亿元,平均为每户创收133元。“京东白条”能为消费者提供免息或远低于传统银行利息的个人消费贷款,也受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

  第三,凭借跨界整合的优势和能力,互联网金融可以将金融与商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创新金融业盈利模式和其他商业模式,向客户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甚至免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例如,网络银行的设立打破了业务经营的时空限制,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支付宝与淘宝网结合后,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支付和转账业务等等。

  互联网金融倒逼金融互联网化

  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互联网信贷、众筹、互联网理财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正在不断抢夺金融业的“奶酪”,压缩金融企业的获利空间和生存空间,给传统金融业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例如,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上理财产品使银行流失不少家庭存款;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自动分账、转账汇款等结算和支付服务,从而对银行支付业务产生了替代效应,弱化了银行的支付功能;以人人贷、众筹、阿里小贷为首的网络融资模式几乎垄断了全国小额贷款市场;以“京东白条”为首的个人消费信贷对传统银行信用卡提出了挑战;等等。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业产生的这种“鲶鱼效应”,倒逼传统金融互联网化,对传统金融企业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加快创新,降低经营成本,改善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互联网金融带来的跨界冲击,还将加速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淡化金融业与互联网企业的专业边界,使金融业进入门槛显著降低,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金融工具更加丰富,消费者的金融选择权扩大。这些无疑都将不断提升整个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其发展前景及其作用取决于自身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风险控制,取决于政府的监管态度和支持鼓励政策,以及其他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鑫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